1 / 3
文档名称:

凸透镜成像规律 (3).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凸透镜成像规律 (3).doc

上传人:jsyhqk 2022/8/1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 (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的: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 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和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    
2。过程和方法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的: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 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和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    
2。过程和方法   
(1)能在探究理论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才能.
(2)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3)学****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精品文档请下载)
(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抑制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和别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仪器材料: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多媒体.
重、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教学方法:探究和讲解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问题的提出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进展猜测
“上节课我们学****了透镜和对光线的作用,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那么假设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会有什么现象呢?”   
引导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和讲台上的大屏幕后,接着问:“凸透镜为什么会成不同特点的像?成不同特点的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   
提练学生猜测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节探究活动.
在此给学生介绍物距(u)、像距(v)的意义.
学生答复现象并总结:凸透镜可以成像.
学生进展猜测: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制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案

制定方案
教学过程
 



上实验,分析焦距的长短和成像间的关系.
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
交流合作
“你如何设计方案来验证你自己的猜测?”
部分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并说明原因.
强调为什么要共轴.
老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展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展指导.
分析数据,比较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得出成放大、倒立像的条件和缩小、倒立像的条件.
分析部分学生的数据中出现的错误,和学生一块讨论出现错误的可能情况.并改正.
学生讨论得到的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共同特点:倒立,光屏可接到,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实像. 
提问;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多远处在光屏上得不到像了?
假设把光屏取下,从光屏这一侧观看: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结论:看到一个放大、正立的像.这个像和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有什么区别?
正立、放大.光屏得得不到,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的.
强调和加深“实像和虚像”的意义: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
学生小组讨论
选择现有器材,自己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测.
探究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学生设计实验中要用到的表格.
2。粗测凸透镜的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