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夜间观察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41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夜间观察技巧.doc

上传人:zhiweiliao_666 2022/8/2 文件大小:4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夜间观察技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夜间观察技巧
夜间观察技巧
夜间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受滞,应判断阻滞程度,从而识别其严重性。 ③高血压病人,入睡后出现较响的鼾声,应注意判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是否并发脑出血。对新出现的疑点,无论是异常的軒声、特别的气味或轻微的呻吟声 都是晚夜班护士应密切关注的内容。
3. 捕捉发病的先兆,多数病人在死亡或病情恶化前有先兆。据报道,约80%的病人在死前有|前驱症状,表现在病人的主诉,如夜间突然胸闷、气促、咳 嗽、神志改变、阵发性呼吸困难;原有冠心病的病人表现出精神紧张、恐惧及濒死感,或心电图出现复杂的心律失常等;心室颤动常常发生在缺血发作的最早期,常以多源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R-on-T为先兆。夜间护士要了解典型的先兆症状,严密观察,重视病情恶化的预警信号,警惕高危因素,消除诱发因素(图3-5)。
4. 对重点病人因时制宜夜间护士值班时应把新入院病人、暂时诊断不明的病人、危重病人、心血管疾患及术后病人作为重点观察对象。①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应特别注意其意识和脉搏的变化,在午夜至清晨这段时间病人最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必要时应对病人做连续心电监护。②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病人,死亡时间多在凌晨1~3时,应特别注意其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变化。
③对睡眠中打鼾、肥胖及伴有高血压的病人,应观察有无鼾声如雷、间歇性呼吸暂停、发绀、多汗等,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人睡后发出较响的鼾声,要及时做正确的判断,做到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措施,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5. 对失眠的观察 失眠是病人夜间最多的主诉,病人入睡或持续睡眠困难往往由疾病疼痛、焦虑、抑郁或睡眠环境改变所引起。①值班护士应注意自身的着装符合规范,动作轻稳,按时熄灯,及时制止病人或陪护家属的大声讲话。 ②对失眠的病人具体分析,找出原因,进行对症处理,如病情加重时的焦虑,病情好转时的兴奋,病程长时病人感到孤独等引起的失眠,护士应给予安慰、解释;对烦躁、无法人眠的病人可给予适量镇静药,指导病人睡前用热水泡脚或睡 前喝1杯热牛奶等。③注意观察其睡眠障碍的形成(如睡不深、易醒、醒后长久不能入睡),并记录下来,以供医师选择和调整药物时参考。
二、夜间护理观察的技巧
1. 提高警觉性 在夜深人静的特定环境中观察病情,不仅需用视觉器官去观察,更应重视听觉、嗅觉的观察,护理人员无论在哪里、干什么,都要提高警觉性,这是提高夜间护理观察效果的重要手段。
2. 仔细推敲,提高判断和处理能力 是做好夜间护理观察的关键,护士应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和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熟练掌握心电监护及抢救技术,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并把观察中通过视、听、嗅觉获取的信息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估计疾病的性质,为诊断、治疗、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3. 听声音 夜间病人发出的声音大致可分为3类,即自然声音、异常声音 和病态声音。①自然声音:是均匀而有节奏的呼吸声、轻咳等。②异常声音:是出乎病人正常能力所及,与疾病表现不符的声音,如尖叫声、呐喊声等。③病态声音:是各类疾病致使病人产生相应改变而发出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