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的学习,是大家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础,所以同学们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打好生物学习的坚实基础。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色体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无论一个着丝点上是否含有染色单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但当染色体(染色质)复制后且两染色单体仍连在同一着丝点上时,每个染色体上则含有两个DNA分子。
高一生物知识点技巧
1、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右: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
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赤道板和细胞板
①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②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辨析。
4、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右图所示。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
②染色体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在分裂期以螺旋状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专题2理清易错易混易混知识汇总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5、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①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②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也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也可称为同源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④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6、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①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④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⑤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7、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右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