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住房建设需求不断增大,混凝 土结构因其经济性、耐久性、可靠性等优点广泛应用在住房建设中。混凝土施工 过程中,往往受到环境、材料、机械设备、人员、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浇测
对构件钢筋配置情况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操作按JGJ/T152-2008《混凝土中 钢筋检测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据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梁主筋根数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间距的允许偏差为±20mm, 楼板受力钢筋间距的允许偏差为±10mm,墙体分布钢筋的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 依据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填充墙的拉结筋的位 置超过一皮块体高度的数量不得多于一处。该楼填充墙拉结筋间距设计要求为 500mm,砌块高度为200mm。构件配筋检测结果如下所述。1)所检根梁的梁底主 筋根数均符合要求;2)所检根墙、梁、板构件的处钢筋间距中,多处不符合要 求;3)所检多面填充墙的拉结钢筋间距均符合要求。
2. 3整体倾斜检测
采用全站仪对建筑的整体倾斜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操作按JGJ8-2016建筑 变形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建筑整体倾斜值均满足规定要求。
4抗震构造措施核查
根据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GB50023—2009建筑抗震 鉴定标准的相关条款可知,按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后续使用年限30 年进行抗震构造措施核查,核查主要结论如下:1)该建筑属于横墙很少的房屋(开 间不大于4. 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不到20%且开间大于4. 8m的房间占该层总 面积的50%以上),房屋总高度不满足现行标准要求;2)最大抗震横墙间距不满足 现行标准要求;3)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不满足现行标准要求4)连接构造中墙体平 面内闭合,连接可靠;每层楼盖处内外墙均设置圈梁,且圈梁水平间距不大于12m。
3结构安全性鉴定与结论
1结构安全性鉴定
1 )地基基础。根据现场检查和房屋使用情况,综合分析判断该房屋的地基 基础现状稳定,地基基础安全性评定为Bu级。2)上部承重结构。①砖砌承重 墙,根据砖砌体的检查情况以及墙体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上部结构承重墙体的 安全性评定为Bu级;②钢筋混凝土构件,根据钢筋混凝土梁、阳台、雨棚及楼 梯的检查情况,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评定为Bu级;③楼屋盖,根据楼盖钢 筋混凝土预制板及现浇板的裂缝、变形、损伤等检查情况,楼盖混凝土预制板及 现浇板的安全性评定为Bu级,根据木屋架、屋架间剪力撑、木橡条及木椽子的 裂缝、变形、损伤、虫蛀、腐朽等检查情况,屋盖的安全性评定为Bu级;④结 构整体牢固性,该房屋结构布置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综合分析结构整体牢固性等 级评定为Bu级;⑤结构侧向位移,根据对该房屋整体变形情况的检查结果,结 构侧向位移等级评定为Bu级;⑥承重结构整体安全性,根据砖砌承重墙、钢筋 混凝土构件、楼屋盖、结构整体牢固性、结构侧向位移的评级,上部承重结构安 全性综合评定级别为Bu级。3)结构整体安全性。根据上述对地基基础和上部 结构的安全性评级情况,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 0 2 9 2 — 2 0 15),主体结构现状安全性等级综合评定为B s u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