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襄阳市商务发展.pdf

格式:pdf   大小:17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襄阳市商务发展.pdf

上传人:碧痕 2022/8/2 文件大小:1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襄阳市商务发展.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襄阳市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了安全生产专项整
治。经过努力,全市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和执法力度得到加强,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好
转,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商务事业取得较快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各项主要指标占全省总量的比重较小,流通的先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外商
投资、消费、出口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很突出。商务运行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
一是流通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受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思想观念的影响,
对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集约化、规
模化水平低;流通资源整合性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物流配送发展缓慢;
市场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市场监测、应急调控手段不足;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销售和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开放型经济规模不大。2010 年,全市出口总额 亿美元(不含东风、
神龙武汉出口部分),占全省总量的 %,外贸出口依存度仅为 %,分别低
于全 、 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小,实际利用外
商直接投资仅占全省 %,且缺少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配套能力强的
大项目。这些都与襄阳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匹配。三是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市外贸出口仍然以一般贸
易出口为主,一般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基本在 90%左右,而加工贸易出口
占比仅为 %左右,大大低于全;同时从出口主体结构来看,
我市出口过于依赖部分大企业,不利于分散贸易风险,也直接影响全市对外贸易
的稳定发展。
四是外经合作层次不高。“十一五”期间我市对外经济合作保持良好势头,但
经济合作的层次低,“走出去”的能力有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规模不
大,总承包工程不多,长期在低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等。
五是商务发展环境不优。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社会诚信建设
相对滞后,流通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全市商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
抓国家扩大内需、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机遇,以将襄阳建成名副其实的
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渝豫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为切入点,以消费、投资、出口
为主线,加快商务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商务发展结构的调整和商务发展方式的转
变,在内外两大需求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在内外两种资源中集成新的发展要素,
在内外两个市场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推动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建设,不断
提升商务经济整体竞争力,开创襄阳对外开放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
新局面,力争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三、发展目标
——国内贸易:到 2015 年,全市商贸流通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420 亿元,比 2010 年末 571 亿元增长 倍,年均增长 20%,力争达到 1543
亿元,年均增长 22%。
到 2015 年,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将发展到 3000 家,限额以上企业占比达
到 65%以上,比 2010 年提高 20 个百分点。
新建五星级酒店 5 家,五钻级餐饮企业 5 家,各类餐饮服务名店达 100 家。
——对外贸易:到 2015 年,外贸出口达到 亿美元,是“十一五”末的
倍,年均递增 20%。
——利用外资: 到 2015 年,当年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是“十一五”末的 2
倍,年均增长 15%。
——外经工作:“十二五”期间,新批外经企业 1-2 家,国际工程营业额突破
亿美元、国际工程带动出口 5400 万美元。力争劳务输出 4500 人次,完成国际援
助项目 1 个。
——口岸建设:“十二五”末,全市公路口岸运量将翻番达到 20 万吨,集装箱标箱翻番达到 2 万标箱;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恢复铁路口岸达标;建设公铁联运、
铁海联运,建设一类口岸的“国际陆港”;力争开放水运口岸和航空口岸。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