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支部读书笔记制度
党支部读书笔记制度
【篇一:党支部制度(草拟)】
电气学生党支部制度〔草拟〕
一、领导分工制度 ................................................ 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第5条 党支部要指定一至两名党员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并吸收他们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参加党务学习小组、写思想汇报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
第6条 党支部要及时将根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学生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列入重点培养对象。每半年进行一次考察。
第7条 坚持考核和团组织推优制度。考核靠前的入党积极分子,结合团组织推优进行推荐。党支部要指导好各团支部的推优工作,不断提高团组织推优工作的质量。
第8条 党支部在每学期开学第2至4周要组织好党员谈心谈话工作,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态,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入党积极分子毕业离校时,毕业班支部要将其申请书、培养教育的有关材料整理汇总后,放入学生档案。
第9条 党支部每年要组织好党务学习工作,上半年以“两会〞精神学习报告、下半年以党务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的教育,党的根本知识和党的根本路线的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第三章 确定开展对象
第10条 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左右的培养教育,在考核及团组织推优的根底上,广泛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经支委会、支部大会讨论同意,方可列为拟开展对象。
第11条 党支部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本人历史和政治表现进行了解,进行政治审查,其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历史情况〔函调或外调〕。
第12条 实行公示制度。
〔1〕公示的内容:包括拟开展对象的姓名、性别、所在专业、主要表现、班级和受理群众意见的方式、时间、地点、电话号码等。
〔2〕公示的范围与方式:在校园内,采用公告栏张贴和网上公示的方式进行公示。
〔3〕公示期限为7天。
〔4〕受理的方式:属于拟开展对象本人的问题,由所在党支部或党总支明确专人负责
受理。
〔5〕对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要认真查实,全面分析,集体研究,对调查核实的情况应做出结论。及时报党总支审阅,党委工作部备案。经调查核实确有问题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支部应重新审议,不能开展
;问题一时无法查实,群众意见较多的,应暂缓开展,待问题查清后,再予审议;在公示中未反映问题,或个别反映问题查无实据的,可报党总支进行审批。
第13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般不予开展。
〔1〕入党动机不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素养不高,不愿意参加党、团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和公益活动的,不能开展。
〔2〕不遵守校纪校规,受警告处分的,一年内不能开展;受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的,在校期间不能开展。
〔3〕学习成绩在本班为中等以下的,一般不能开展。
〔4〕培养考察期不到半年的,无书面思想汇报的,不接受组织考察的,不能开展。
〔5〕未经党校培训的,或经培训后未取得党校结业证的不能开展。
〔6〕考核不合格或是团员未经团组织推优,不能开展。
〔7〕入党材料不齐或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开展。
〔8〕公示时,群众有举报,经查实确有问题,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不能开展。
第四章 吸收预备党员
第14条 接收预备党员必须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15条 党支部要给每名拟开展对象指定两名培养联系人。
第16条 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认真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学习成绩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2〕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介绍人意见,向支部大会如实地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3〕被介绍人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继续对其进行教育帮助。
第17条 支委会要对开展对象的所有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应将入党材料提交党总支预审。预审合格后,由开展对象和相关人员填写?入党志愿书?,经党支部支委会审查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第18条 在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上,申请人应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的目的、动机、本人履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培养联系人介绍申请人的有关情况并对其入党说明意见。支委会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