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弟子规-亲仁分解.ppt

格式:ppt   大小:95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弟子规-亲仁分解.ppt

上传人:w447750 2017/7/15 文件大小:9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弟子规-亲仁分解.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弟子规之五
亲仁
亲近有道德、有学问、有人生境界、有情操的人,可以让我们得到好的提醒和提携,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我们一生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乃至敬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
「亲仁」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好师长。
同是人类不齐 流俗众仁者希
[译文] 同样都是人,品行高低却不一定整齐,一般说,品行一般的俗人占了大部分,而有仁德的人却显得稀少。
[小故事]
三国时有一个叫王烈的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威望。有人偷了别人一头牛,被失主捉住了。偷牛的人说:“我一时鬼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你怎么罚我都行,只求你不要告诉王烈。”这话传到王烈听了,他立即托人赠给偷牛人一匹布。有人不理解,王烈解释道:“做了贼而不愿让我知道,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我送布给他是为了激励他改过自新。”后来,这个曾经偷牛的人果然金盘洗手,而且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好人。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
[译文] 对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说话不会故意隐讳扭曲事实,脸色态度也不会故意向人谄媚求好。
包拯在中国历史上以刚正不阿著称。他为官时,对朝政发表许多意见,让皇帝在许多重大的决策中避免了严重的失误。包拯对于自己的这一段经历曾做过十六字的总结:「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辞官之后,百姓想送他一方端砚作为礼物,也被他推辞掉,只带两袖清风而去。
[小故事] 萧衍是我国南朝的一位皇帝。在萧衍即将当皇帝的时候,人们见了他都歌功颂德,萧衍也志得意满,十分高兴。但这时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他见了萧衍即不恭维,给萧衍行礼后,转身就走。萧衍见此情景,沉默了好大一会儿,然后问旁边的官员:“这位年轻人是谁?”手下人告诉他这个人叫谢览。萧衍记住了这个名字。他对这位年轻人不卑不亢、坦然自若的样子很赞赏,决定重用他。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译文] 能够亲近品行高尚的人,向他学****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道德品质会一天天提高,过错会一天天减少。
[小故事] 孟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相传他小的时候,孟母为了教育他,曾经三次搬家。最早,孟轲家住在一片墓地附近,孟轲经常模仿出殡的场景。孟母怕孟轲误入歧途,就把家搬到了人多的集市上,孟轲又开始学着隔壁的商人杀猪卖肉。孟母十分担心,又把家搬到了一个学堂附近。从此,孟轲就跟着私塾里的先生专心学****礼仪,学业不断长进,孟母终于满意了,便长期定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