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生产力移植与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
研究生:农艳春
导师:吴国萍教授
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与经济问题
年级:2003 级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如果西部地区得不到迅速发展,东西部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不利于社
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而且将会严重影响中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西部地区要缩小与
东部地区的差距,除了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别无选择。如何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呢?生产力移植是西部地区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什么是生产力
移植?生产力移植的内容是什么?生产力移植的具体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多年来西部地
区生产力移植的规模和效益一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它的出路在哪里?这些就是本论
文将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此外,本论文还对生产力移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考察生产力的演进形式入手, 分析了生产力不规则和跳跃性发展的原因,
是因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不规则和跳跃性发展,从而决定了通过生产力移植实现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才成为可能。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利用后发优势, 通
过生产力移植,主动地、有意识地利用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式发展。
从内容上看,生产力移植实际上是移植那些影响和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
科学技术、资本、人才、制度安排和管理的移植。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跨越式
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实质和核心。
论文的第二部分,首先运用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内在标尺和外在标尺,对西部地区生产
力发展的现状作了一个基本的分析,得出西部生产力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所在。生产力
跨越式发展是西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而生产力移植则是西部地区“跨
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借鉴、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先进生产力,
突破由“落后--一般--先进”逐级递进的传统发展路径,实现西部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
I
展。
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探讨生产力移植的方式,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首先针对西部地
区的环境现状,逐一分析了传统的生产力移植方式在西部运用效果欠佳的原因,并提出了
目前适合于西部的生产力移植的三种有效方式:企业并购、BOT 项目和嫁接改造。本文通
过分析燕京啤酒集团成功并购桂林漓泉有限公司的案例,论证了企业并购在生产力移植中
的有效性。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将资金、技术、人才、制度安排和管理等影响生产力发展
的要素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移植到西部地区。同时,并购后产生的协同效应和战略效应,可
以使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由此产生马歇尔式的外部经济,促进产业集聚,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论文还针对西部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西部地区采用企业并购和 BOT 项目进行生产力
移植时可采取的一些重点策略。
论文的第四部分,也是论文的重点。首先概述了西部地区近年来生产力移植在规模和
效益上与东部地区存在的巨大差距,再从投资环境、制度约束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三个方
面对西部地区生产力移植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一些探讨性的对策。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分析了西部地区在生产力移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技术选择的偏颇,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以及环境文化的滞后,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分析角度的新颖性。本论文把生产力整个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深
入分析生产力移植的内容,系统总结了生产力移植的传统方式及其局限性,提出并论证了
适宜于西部地区采用的生产力移植的三种有效方式。在借鉴、分析和综合前人关于引进资
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等方面所作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科技、资金、人才、
制度安排和管理四个方面,比较了西部地区生产力移植在规模和效益上与东部存在的差
距,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生产力移植;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并购
II
A Study on Transplanting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Leap-over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
Graduate: Yan chun Nong
Tutor: Professor Guo ping Wu
Major: Marxism Theory and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Direction:Political and Economic Issues of Contempo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