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文档名称:

2015年测绘师大纲综合及试题分析+++赵建虎.ppt

格式:ppt   大小:2,295KB   页数:1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年测绘师大纲综合及试题分析+++赵建虎.ppt

上传人:放射辐射 2022/8/3 文件大小:2.2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年测绘师大纲综合及试题分析+++赵建虎.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1
2015年测绘师大纲综合及试题分析+++赵建虎
4、海道测量目的和任务
定义:
是海洋测绘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水下、
——
墨卡托
限差项目
H1
H2
Hc
测角中误差 ″
5
10
10
相对相邻起算点中误差/m



测距中误差
1/5万
1/
1/
交会点最大互差/m
1:1万


1
小1:1万


2
精度
投影
主要控制点
常规大地测量
1/10万
GPS
10cm
次要控制点
常规大地测量
1/1万
GPS
50cm
精度及投影
2、高程控制测量
方法:几何水准、测距高程导线、三角高程测量、GPS测高
技术要求:
主要采用三角高程测量、GPS测高
测距高程测量可替代四等和等外水准,三角高程测量应对向观测
三角高程测量起算点:海控点、测图点、水尺零点、工作水准点及主要水准点,起算点均应与水准联测
验潮站零点:等外水准联测
GPS高程应考虑高程异常
平坦地貌:控制点不少于4个,距离小于15km
困难地区,控制点不少于3个,
3、海洋垂直基准及测量
高程基准
陆地高程起算面
由长期平均海面确定
适用岸线地形测量
潮汐确定
平均海平面
陆地和海洋公共基准面
潮汐确定
深度基准
海洋专用
潮汐确定
海洋测量中3个基准并存
水深计算
将潮位T归算到平均海平面或深度基准面,由水深h得到的相对深度基准面的深度D为:
平均海面
长时间潮位
定义
潮汐调和分析
短时间潮位
水准联测法
同步改正法
线性关系最小二乘拟合法
综合传递法
日平均MSL
月平均MSL
年平均MSL
多年平均MSL
深度基准面(海洋专用)
海图深度基准面确定的基本原则
航行安全
航道利用率
局部的一致性
深度基准面保证率:
一定时间内,高于深度基准面的低潮次数与总次数之比的百分数。
我国航海图采用的深度基准面—理论最低潮面。
深度基准面的模型计算
   世界各沿海国家根据海区潮汐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这些模型主要有:
   ① 平均大潮低潮面: L=HM2+HS2
   ② 平均低潮面
   ③ 平均低低潮面: HM2+(HK1+HO1)cos45°
   ④ 略最低低潮面: HM2+ HS2+ HK1+ HO1
   ⑤ 观测的最低潮面: (HM2+ HS2+ HK2)
⑥ 理论深度基准面(弗拉基米尔斯基),13分潮,至少1年潮位。
深度基准面传递与推估
(A ) 可以借助水准联测法来传递/确定
(B)主要方法是潮差比法。
因为深度基准面数值等效于最大半潮差,可以假定两站的短期潮差比与两站的理想最大潮差比相等.
(C)深度基准面综合传递法可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
假设长期验潮站利短期验潮站的水位序列分别可表示为C(i)、D(i),二者的关系可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D)海图深度基准面传递还可采用四个主分潮与L的比值法。
若略最低潮位面值与深度基准面值成线性比例关系,该关系可用四个主分潮振幅和的比值来描述。
4、定位
基本原理
通常借助2条以上位置线交会定位,
位置线有:方位、角度、距离、距离差
手段:
光学定位: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方交会和极坐标法
陆基无线电定位:测距、测距差或混合, 圆一圆定位和双曲线法定位
***:差分定位:
位置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平滑伪距、相位差分(RTK\PPK\PPP)
水声定位:
原理:测定船台设备与海底应答设备声传播时间或时间差定位
基本方式:测距/测向定位
工作方式:直接工作、中继工作、长基线、短基线、超短基线
5、水文观测
(1)潮汐
现象:规律涨落现象,源动力是日月引力。
过程:涨潮—平潮—落潮—停潮
作用:了解当地潮汐性质,掌握潮汐规律、为科研生产服务
基本要素:
周期:相邻2高(低)间时间
潮汐不等:相邻周期潮差不等
潮差:随月相变换,每月2次大潮(朔望后2-3天),
2次小潮(上、下弦后2-3天)
大潮差:大潮时,涨最高、落最低
小潮差:小潮时,涨不高,落不低
高低潮间隙:月球经过某地子午圈时称为月中天;
天顶最近的为月上中天,最远的为月下中天,
从月中天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