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21高中地理必修三A.ppt

格式:ppt   大小:8,674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1高中地理必修三A.ppt

上传人:放射辐射 2022/8/3 文件大小:8.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1高中地理必修三A.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1高中地理必修三A
西北-荒漠化
次生盐碱化
西南-石漠化
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东南丘陵
红漠化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
A
想一想
课堂练****br/>课堂总结、测试
整理笔记,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理解例题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 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
荒漠化的发展过程
气候变异等自然条件
发展创造条件


分散土地退化
最终连接
荒漠般景观


加剧加速发展
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
人为因素——过度樵采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
人为因素——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过 度 樵 采
成因解析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草原牧区,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农垦区周围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
塔里木盆地边缘山麓冲积扇地带的绿洲遥感图像
用水不当:绿洲的退缩与废弃
,绿洲面积将如何变化?
绿洲退化
,河流下游绿洲将产生什么环境问题?原因?
次生盐碱化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课堂小结
激增
活动不当
樵采
放牧
农垦
人为因素
分布区及破坏原因
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
草药材分布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
严重破坏草场,易造成风沙侵蚀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水资源利用不当
绿洲: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
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
次生盐渍化
课堂小结
荒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地理位置
荒漠化
物质基础
平地沙质沉积物覆盖深厚
大风日数较多且集中,风力作用强
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
深居内陆
气候条件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破坏防风沙的植被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使沙化土 地连片发展
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荒漠化
荒漠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课堂小结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核心是什么?它包含哪三方面的内容?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根据西北地区的客观实际,我国学者总结的荒漠化整治模式是什么?
——明确整治目标
——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健全完善治理实施系统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
3.荒漠化整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三、如何防治荒漠化?
认真思考
4.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假设你是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你将如何治理你的家乡?)
① 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 解决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
三、如何防治荒漠化?
认真思考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
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措施提示
1.合理利用水资源

措施提示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措施提示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措施提示
典型例题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