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phl19870121 2017/7/15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授课学部:
授课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教学部主任审核签字: 审核日期:2013年5月
教务科科长审定签字: 审定日期:2013年6月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与强度计算方法;了解机械的组成;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及标准;了解液压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高级工)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常用量具与量仪的使用、机械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机械传动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会简单的有关计算;会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和选用标准件。掌握液压的基础知识,熟悉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使用要求,具备识读和分析中等复杂液压系统图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能够处理一般工程问题为主要目标,同时也为后续专业机械设备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以应用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和他人相处。
2)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专业岗位职责需求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加以把握,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横向扩展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
2)以量具与量仪、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内容为模块,设计教学单元。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掌握常用量具与量仪的结构、读数原理和测量方法。
2、掌握各种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3、掌握液压的基础知识,熟悉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使用要求,具备识读和分析中等复杂液压系统图的能力。
、处理能力。
(二)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及科学的工作态度。
(2)掌握各类机械传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5)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6)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工程问题。
(7)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内容标准
(一) 参考课时
项次
项目
课时
项目一
量具与量仪
10
项目二
机械传动
30
模块一
平面连杆机构
6
模块二
凸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
4
模块三
带传动和链传动
4
模块四
齿轮传动
6
模块五
螺旋传动
2
模块六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2
模块七
轮系
6
项目三
液压传动
20
合计
78
(二) 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量具与量仪
掌握长度和角度等的计量方法 。
掌握游标卡尺、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