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平衡测试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 12452-2008)
《工业企业水量平衡测试方法》(CJ 41-1999)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 7119-2006)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管网
给排水管网平面图,标明管道材质、管径、建设 年代,用水设备与用水计量仪表的位置。
生产工艺
工艺特征,先进性水平,产值水平,耗水指标
用水设备
设备名称、数量、型号,用水定额,分布位置
计量仪表
现状仪表位置,计量范围;仪表配备齐全程度与 完好程度,缺乏仪表的位置
三
核查计量阶段
制定方案
划分不同层次的用水单兀,确定测试时段,选择 水量测试点位置,拟定水量计量方法,准备计量 仪器
完善计量
安装或更换水表使其符合测试要求。不具备水表 安装条件的,落实其它计量方法;绘制水量计量 网络图
四
实测阶段
现场测试
采集水量数据,填写水量明细表
五
数据整理阶段
汇总计算
计算各种水量和用水合理性指标的数值
六
研究报告阶段
分析评价
评价用水合理程度,指出存在问题
措施建议
用水管理和用水工艺整改方案
七
成果验收阶段
评审验收
测试报告书评审,用户用水合理性评审
1、 准备阶段
为了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与被测单位进行沟通对接,建立测试联络人 员,明确测试范围,测试要求,测试时间。其次要抽调专人编制水平衡测试工作 方案,明确任务及职责分工。测试方案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设立,参加人员,测 试日程安排,人员分工,明确测试方法,测试项目,测试仪器等。
2、 基础情况调查
(1) 单位用户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用水特征、用水人数、服务类型、服务规模,生产的产品、产量、 产值,历年用水量、用水单耗等。
(2) 水源调查
包括水源类型(自来水、自备井水、地表水、海水、回用水等);水源用途(用 于生产、日常服务、职工生活或居民生活等);取水能力;水源设施(水表的规 格、数量,取水泵型号和额定流量、扬程);水源水质;水温等。
(3) 给排水管网调查
包括管径、走向及埋深,蓄水池、加压设备、水塔,水表井,主要用水点和用水 设施的名称和位置;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及平面位置;绘制单位用户给水管 网平面图和系统图。
(4) 用水设备和设施调查
查清各类用水和节水设备、设施的名称、型号、数量以及所属的用水单元;各用 水设备、设施中水的主要用途、额定用水量;设备、设施工况特点、年运行小时 数;计量仪表配备情况。
(5) 工艺流程调查
生产工艺及其用水情况,工艺流程图。
3、 核查水表配置情况及其准确性
1) 水表配备要求
原则上要求所有用水单元和用水设备都应装表计量,尤其是每日(24小时)新 水量达到10m3以上的用水单元必须安装水表。按照不同水表的计量区域在单位 用户内部的覆盖范围,水表可以分为不同的计量等级。
(1) 一级计量水表
单位用户取用新水量的计量水表称为一级计量水表。一级计量水表的配备率、完 好率均应为100%。
(2) 二级计量水表
安装在单位用户一级水表之后,用于计量次级用水单元用水量的水表称为二级计 量水表。二级计量水表的配备率、完好率也应达到100%。
(3) 三级计量水表
安装在二级计量水表之后,用于计量再次级用水单元用水量的水表称为三级计量 水表。三级用水单元各主要用水点,以及每天用水量超过10m3的用水设施必须 安装计量水表。根据实测需要可以安装更多级别的水表。
2) 核查水表配备情况及运行情况
按照水表配备要求及用水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用水单位的水表配备情况进行核查 并统计,实地查勘水表的运行情况。对缺少计量的用水单元和运行偏差较大的水 表,建议企业配备或更换相应等级的水表,满足用水计量的要求。
3) 校验水表
对用水单位的水表进行校验。对一级计量水表全部校验,对二级和三级计量采用 抽检方式进行校验。选择用水量较大的、用水时间较长的用水单元的水表,投入 运行时间久的水表为主要抽检对象,抽检率不低于20%。对抽检不合格或对测试 结果影响较大的水表登记,测试时应采用超声波流量计进行计量。
4) 绘制水表计量网络图
将各级水表的前后关系、供水范围、水表编号等内容用图表的形式简明地标示出 来。
4、 水量测试
(1)用水单元水量测试
每个用水单元须测试其新水量*、循环水量V (V,)、串联水量V(V,)、耗水 f cy cy s s
量*o、排水量Vd、漏失水量V1等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工况条件下,连续测定3 次,每次24小时,取3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新水量、循环水量、排水量一般采用水表或流量计测试,排水量也可采用容积法 测试。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