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第11讲比较优势.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1讲比较优势.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8/3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1讲比较优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第10讲、
我国食物贸易比较优势结构
问题的背景
台湾与大陆食物贸易结构变动
比较优势与食物贸易结构
世进口值达到近10亿美元之巨。奶制品和饲料也是重要净进口对象。主要由于谷物进口增长,%下降到1990年约40%。
但食物出口也大幅增长。以价值计算食物部门直至90年代中期保持净出口地位(SITC的0类产品)。三类食物对出口贡献卓著:
1)“肉类及其制品”(SITC:01);
2)“水产品”(SITC:03)
3)“水果与蔬菜”(SITC:05)。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时间顺序:水果与蔬菜早在60年代是出口主力,但是净出口在1980年前后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1994年已成为净进口食物;水产品70年代成为出口主力,但是到90年代进入徘徊不前平台。肉类产品直到80年代早期才成为重要的净出口食物,90年代成为食物部门中最大净出口产品。

可见台湾高速工业化时期,食物贸易结构变动不仅包括谷物等食物净进口上升,也包括其它若干食物净出口增加。三类食物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盛衰周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台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即使在高速工业化期间,台湾食物部门亦并未“全盘皆输”。相反,过去三十多年间实际发生的,是一个食物交换食物的演化进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大陆70年代后期进入经济增长快车道。1995年GDP几乎相当于1978年五倍,%。%%;同期食物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由16%下降到7%。
从1980年以来食物贸易结构演变情况看,进口方面谷物是最重要产品。1995年和1980年谷物类产品占食物进口的比重分别为59%和84%。主要由于谷物、食糖进口增加,我国整个食物进口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某些食物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结果食物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其净出口规模反而得到显著扩大:,上升为1985年23亿美元和1995年的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38亿美元。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包括的十项两位数食物商品中,六类在1980-1995年间一直保持净出口地位。然而它们增长水平显著不同。
除去其它类食物(SITC:09),两类我国传统出口食物,即活动物(00)与咖啡,茶叶等(07)净出口值增长很慢:二者在1980-%%。
另一方面,肉类(01),水产品(03),水果和蔬菜(05)等三类食物的净出口获得大幅度增长。%,%%,%和年均增长率。
由此可见,大陆与台湾高速经济增长时期食物贸易演变具有惊人类似之处:大陆食物出口增长的三项主力产品,在过去三十年间对台湾的食物贸易亦做出了类似的贡献。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表3报告了1980和1994年我国若干食物产品的出口专业化指数(某国该项商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全世界该项商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及其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
1994年,水产品、蔬菜与水果,,。与1980年相比上述指数值明显下降。然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总出口增长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的
表3显示水产品、水果蔬菜以及食物总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显著上升,表明部分食物出口竞争力在高速工业化时期得到加强。


出口专业化指数*
世界市场占有率(%)
商品
1980
1994
1980
1994
活动物和肉类




(00)和(01)




鱼等水产品(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