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画风》教学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画风》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bkeck 2022/8/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画风》教学案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注重情感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画风》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材分析:
《画风》是篇具有童趣的课文,表达了几个小朋友画画,突然想到要在画子上表现出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来。于是他们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从另一个角度表现风的方法:比方把雨丝画下面是个‘业’";有的学生说:“我是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这个字的‘湿'字减去三点水旁,剩下的就是‘显’”;有的学生说:“我是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这个字的‘旦’去掉‘一',换上‘业’,就变成了‘显'”;还有的学生说:“我是用编谜语的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太阳底下有个商业大厦'”。我评价道:“你们记字的方法可真多呀,我向你们这么大时,可不如你们”。
片断二
 1、这么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学会了生字,真了不起!大拇指送给你们!如今你再来读读课文,看看是不 是读的更纯熟了。边读边考虑,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2—8自然段详细写他们是怎样画风的。请你默读这几个自然段, 想想你喜欢谁?(课件出示2-8自然段.)谁来说说你喜欢谁?
   (1)、 喜欢赵小艺.
     因为她第一个画出风。
因为她爱动脑筋。
因为她画出了飘动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
(2)、画出风来了?画的是什么?(点小艺画风的句子1,贴红旗。)
(3)、她还画了什么?(点小艺画风的句子2,贴风车。)
(4)、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生答,师给以鼓励。)
(5)、赵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谁想向老师挑战!比一比谁最棒?     
3、谁能说说陈丹是怎样画风的?(指名)为什么要画弯弯的小树了?(贴弯弯的小树。)
4、最后,谁也画出了风啊?(宋涛。)画的是什么?(师贴乌云,画雨点。)他画出风来了,快乐吗?你能边想象他那快乐劲,边读读宋涛画风的句子吗?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假设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指名读,齐读。)
5、通过刚刚的讨论,大家知道了李卫、小艺、丹丹画的风在哪里了吗?.(师边说边贴:飘着的旗子里,呼呼转的风车,斜斜的雨丝,弯弯的小树。)有了风,画面美吗?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李卫、丹丹、小艺他们那么聪明,老师看你们更聪明!你从他们身上还学会了什么? (遇到问题要我动脑筋,多考虑,想方法。)
教学反思:
生动有趣的故事,不能用琐碎的提问方式替代理解;活泼得意的孩子,不能用单调沉闷的承受学****的方式压制灵性,,让师生体验教学的快乐,让活力溢满整个课堂,让童心童趣放射荣耀,才能赋予语文课堂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
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的能动性,我采用了画底图,在底图上贴画,动用图文联络的方法,看图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等多种开式,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又诵读了句子,获得了图文互补的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进步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了感悟才能。
片断三
  1、下面我们来换换小脑瓜,你来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放音乐)想想还能用哪些景物来表现风?想好了就拿起笔来把风画在纸上。(师称赞:真像一群小画家,多认真啊!)
2、你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吗?(放在投影器上)告诉大家你画的风在哪里?(师称赞:不但画的好,表达的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