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社会劳动保障工作安排.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劳动保障工作安排.docx

上传人:cnanjringh 2022/8/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劳动保障工作安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劳动保障工作安排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劳动保障工作部署,继续解放思想,扩展深化“一个重点、两个突破、三个务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三是通过组织实施“技能人才岗位对接活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等专项活动,促进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转居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实现就业。
(二)力争两个突破。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流动人员就业管理工作有新突破。
1、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有新突破。
全面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深入研究,建章立制,明确标准,重点突破,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均衡、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一是完善重大劳动纠纷应急和预警机制。深入细致地落实朱小丹书记在我市集中排查劳资纠纷专题会议报告上关于“三不出”的批示,健全重大、群体性劳资纠纷的专案报告制度,做到不出大的事、不在大面积上出事、不出连锁反应的事。
二是着力建立健全劳动报酬的公平合理分配制度。一是全面实施“工资倍增计划”。从20*年起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力争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每年递增12%以上,到2012年左右,实现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比20*翻两番的目标。二是全面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三年推进计划,实现同工同酬、公平分配,建立企业贯彻工资指导线的备案制度。三是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保障机制。20*年内出台政策,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探索研究“劳动工资一卡通”的新型监控管理模式,从工资支付环节入手,通过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对工资管理乃至对劳动保障业务的全面监控管理。
三是明晰和谐劳动关系的劳动基准。研究实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具体操作管理规定,制定相关的配套文件,进一步明晰工资福利、工时、休假、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等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劳动基准,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四是研究制定劳动保障诚信企业标准。拟在今年上半年率先出台工作规范,设立劳动保障诚信和谐企业的主要标准,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企业评先、国内外上市以及企业经营者和高管人员评先、授予荣誉称号、选举政协委员和选举人大代表等时,根据有关部门要求提供所在企业执行劳动保障法律规定的情况,作为评先等的参考指标。
五是完善畅通维权渠道。协调发挥信访投诉、调处纠纷、劳监执法、劳动仲裁的整体工作效能,加强劳资纠纷排查和预防,促进劳动争议当事人息诉罢访。力争今年信访、举报投诉和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结案率达98%,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
六是全力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积极作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和工资监控网络“两网”建设,积极推进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做好劳动保障监察维权联系卡发放,争取实现4个100%,即:在10人以上企业100%建立劳资纠纷信息员队伍、100%纳入工资支付监控系统、100%签订劳动合同、100%的企业劳资管理人员和企业经理人签收《劳动保障守法手册》。
2、流动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有新突破。实现流动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根本转变,确保在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和权益保护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改进农民工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服务。在进一步完善市、区(县级市)、街(镇)三级管理网络基础上,推进流动人员就业管理工作重心下移,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村(居)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站开展试点,力争拓展成为四级管理网络,为精细化管理创造条件;开发和推广流动人员网上录用备案功能和自主服务项目,促进录用备案与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监察等多项劳动保障业务资源整合及业务协同;筹建农民工岗前综合教育基地,为农民工提供一次免费就业前教育;认真落实政府补贴外省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完善跨地区劳务信息交流机制,引导流动人员有序流动;为流动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及就业政策咨询服务等,营造城乡劳动者平等和谐的就业环境。二是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险保障。重点解决好建筑、工业生产领域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问题,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劳动保障部“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和管理服务”项目要求,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伤预防工作。三是加强执法保障权益。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以农民工集中的建筑、住宿和餐饮业为重点,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对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予以重点监控;推进建立劳动保障、公安、法院、税务和工商等有关部门联动打击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行为的常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