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hpv检测目的及最佳检测方法教学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4,160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hpv检测目的及最佳检测方法教学课件.pptx

上传人:wwlgqnh 2022/8/3 文件大小:4.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hpv检测目的及最佳检测方法教学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hpv检测目的及最佳检测方法
第1页,共39页。
1、HPV检测的目的是什么? 2、HPV检查的最佳方法? 3、德同产品介绍
2
主要内容
第2页,共39页。
■ 只是为了查有没有HPV病毒感染? ■ 是为了查别,检测型别越多越好?NO ■是为了发现已经存在的CIN2+病变和预CIN2+ 的风险 人群?yes
14
HPV检测的目的是什么?
第14页,共39页。
1、HPV检测的目的是什么? 2、HPV检查的最佳方法? 3、德同产品介绍
15
主要内容
第15页,共39页。
HPV检查的最佳方法
直接核酸检测(无需PCR实验室)
杂交捕获技术 (HC2、DH1、DH2、DH3)
酶切信号放*** (Cervista)
核酸扩增后检测——PCR类技术(需PCR实验室)
膜杂交法
基因芯片法
反向点杂交法
流式荧光杂交法
荧光探针法
HPV DNA检测技术分类
第16页,共39页。
HPV检查的最佳方法 杂交捕获技术 (HPV检测的金标准) 产品 德国凯杰的:HC2 杭州德同的:DH2、DH3
17
HPV检查的最佳方法
第17页,共39页。
杂交捕获技术 的三大优势: 1、独特的探针技术:14 种全长 8000RNA 探针,避免因 区域片段(如 L1 区)丢失造成的假阴性 2、无需DNA提取,无需核酸扩增,有效避免因环境因素造 成的假阳性 3、统一的临 床 判 定 标 准≥,避 免 因方法 学灵敏度过高产生的假阳性,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可靠。
18
HPV检查的最佳方法
第18页,共39页。
杂交捕获法独特的探针技术
HPV病毒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含有~8000个碱基对
德同DH系列 HPV 检测“全长鸡尾酒”探针技术
HPV18
8000bp,基于全长,涵盖HPV DNA所有区域
2+12种不同型别探针混合
准确,不漏诊
Cobas HPV& Abbott HPV(12+2 Real-time PCR)
“寡核苷酸探针”技术
HPV16
HPV18
12种HR通用探针
约200bp,仅基于L1片断,
非全长
仅3种探针混合
病毒基因缺失、突变会造成漏诊
其他国产PCR方法“ 寡核苷酸探针”技术
13种HR通用探针
约100-150bp,仅基于L1片断,
非全长
仅1种通用探针
病毒基因缺失、突变会造成漏诊
HPV16
12种HR通用探针
德同DH系列HPV 检测
“全长鸡尾酒”探针技术
Title, Location, Date
Cobas HPV& Abbott HPV(12+2 Real-time PCR)
“寡核苷酸探针”技术
其他国产PCR方法 “寡核苷酸探针”技术
第19页,共39页。
PCR和HC2的临床敏感性比较:
综合1999-2005年间的主要研究
基于CIN2/3/癌症的病例数〉1,500
%
PCR median 82%
HC2 median 94%
第20页,共39页。
“L1片段的缺失并不普遍,但是任何变异或缺失都会造成PCR的检测结果为阴性…”
Unger et al JHC 1998, 46(4): 535-540
“L1片段是病毒衣壳蛋白,在HPV病毒引发的肿瘤进展过程中是不必要的,因此很可能在HPV整合过程会导致L1片段的缺失”
Capone et al, Clin Cancer Research 2000, 6:4171-4175
“~5%的癌症和CIN3会因为HPV L1片段的缺失而无法被检测出来”
Lorincz (Methods for HPV Detection) ; Emerging Issues on HPV Infections: From Science to Practice, Monsonego 2006
HPV 病毒基因L1片段缺失
第21页,共39页。
PCR中β-球蛋白的竞争
β-globin
β-globin
β-globin
β-globin
β-globin
β-globin
β-globin
HPV
HPV
HPV
HPV
HPV
HPV
HPV
β-globin
HPV
HPV
β-globin
反应过程中的竞争会导致假阴性结果
“β-球蛋白和HPV以共同引物L1片段进行扩增,这样会降低HPV检测的敏感度”
Coutlee et al. JCM 200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