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Computed Tomography
CT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整理课件
第一节 CT成像原理和设备
CT成像基本原理
设备
第二节 CT图像特点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CT灌注成像
对ROC在固定的层面连续扫描,绘制出每个
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分析血流灌注状态。
峰值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
局部血容量(RBV)、局部血流量(RBF)
临床应用:急性或超急性脑局部缺血
脑肿瘤新生血管的观察
急性心肌缺血
整理课件
CT的诊断与分析
技术条件
解剖背景
病变分析
推断病理
结合临床
做出诊断
整理课件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整理课件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简史
核磁共振现象发现
Purcell等, Bloch等( 1945); Physical Review:
核磁共振现象引入医学界
Damadian(1971 ); Science, 171: 1151 -1153
核磁共振成像
Lauterbur(1973) ; Nature, 242: 190 -191
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
的一种影像技术
整理课件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原理和设备
磁共振现象与MRI
MRI设备
第二节 MRI图像特点
灰阶成像
流空成像
三维成像
运动器官成像
第三节 MRI检查技术
第四节 MRI诊断的临床应用
整理课件
MRI 成像基本原理
含奇数质子的原子核均在其自旋过程中产生自旋磁动量,即磁矩以矢量描述
核磁矩的大小是原子核的固有特性,它决定MRI信号的敏感性
氢原子核只有单一质子具有最强的磁矩
氢质子在人体内分布广,数量多,MRI均选用氢为靶原子核
整理课件
核磁共振 = 磁共振
NMR = MR
整理课件
人体组织内的
质子存在状态
整理课件
质子的运动:进动频率0 = 0
整理课件
人体质子在磁场中
整理课件
共振现象
整理课件
90射频脉冲
整理课件
磁共振信号的产生
外来射频脉冲停止后,由M0产生的横向磁化矢
量在晶格磁场作用下由XY平面逐渐回复到Z轴
同时以射频信号的形式放出能量
发出的射频信号被体外线圈接受
经计算机处理后重建成图像
整理课件
MRI应用中常用概念
驰豫:指磁化矢量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
磁化矢量越大,MRI探测到的信号越强
整理课件
纵向弛预
自旋-晶格弛预
T1弛预
整理课件
MRI应用中常用概念
T1时间:测量纵向驰豫的时间
定义: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恢复至平
衡态的63%所经历的驰豫时间
不同的组织T1时间不同
产生MR信号强度上的差别
图像上为灰阶的差别
整理课件
横向弛预
自旋-自旋弛预
T2弛预
整理课件
MRI应用中常用概念
T2时间:测量横向驰豫的时间
定义:横向磁化矢量从由最大衰减至37%所经历的驰豫时间
不同的组织T2时间不同
产生MR信号强度上的差别
图像上为灰阶的差别
整理课件
T1、T2弛预过程同时进行
整理课件
MR信号
整理课件
人体正常脑组织的T1、T2驰预时间
驰预时间(ms) 脑白质 脑灰质 脑脊液 颅板 板障
T1 780 920 3000 - 260
T2 90 100 300 - 84
T1WI PDWI T2WI
整理课件
PDWI T2WI T1WI
SE序列 FSTIR序列
整理课件
磁共振成像设备
磁体
梯度线圈
射频发射器
MR信号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