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2/8/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1
交际能力的好凭借,因此以书为本,学以致用是我这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文本为载体,紧扣语言文字,设计了几个语言实践的项目。如,在学会生字的基础上理解新词并通过说句加以运用;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学会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相同的情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在学****全文的基础上,运用****得的方法再去学****同类型的课外文章,真正落实学以致用。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检验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合理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便是最有力的鉴定。公开教学后,我针对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考量:
1、以读为本,读中显悟的预设是否有效。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每一次的朗读并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显悟体现在每一次朗读我都预设了要求。如:读描写小于连姿态的句子,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形的写作方法。读课文的一、四小节,是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针对这两小节内容进行质疑。读课文二、三小节,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小于连的机智勇敢除了读的要求不同,我采用的读的形式也不同:个别读、男女读、引读、默读、轻声读、齐读等等。我想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朗读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到位。
2、以书为本,学以致用的预设是否有效。
以书为本,学以致用是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最花心思的设计。我通过以下环节落实: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方法,我设计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自由描述,再通过课文描写人物句子的朗读来发现作者抓特点按顺序的写作方法,最后在课外阅读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填空,让学生用****得的方法来描述人物的姿态。这样的训练过程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描摹人物的方法。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
课文第三小节详细介绍了故事当时情况危急的各个方面,但如何帮助学生体验危急并从中感受到小于连的机智勇敢是有难度的。为了避免在课堂中琐碎的分析,我设计划出小于连所见所想的语句,在反复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懂得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于连优秀品质。
本课课后有凡是都的句式训练,生搬硬套会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别扭,为此我将句式训练融合在课文中心的体验中。通过学****学生知道凡是到比利时的游人,都要去瞻仰于连铜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话:今天,凡是学****了这篇课文的小朋友,都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对小于连的崇敬心情。同样在课外内容的学****中,我出示凡是都的句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方法。
3、预设中的遗憾。
应该说从整体效果来看,我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