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疗恶心呕吐的对策
第1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引子
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恶心、呕吐又是最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之一。急性剧烈的恶心、呕吐可能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严重1级):10%以下病人发生呕吐。
第10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静脉用抗肿瘤药物的致吐风险分级
致吐风险
(不用止吐药时的呕吐发生危险)
药物(乳腺癌化疗药物相关)
高(>90%)
顺铂≥50mg/m2、环磷酰胺≥1500mg/m2,AC(阿霉素或表阿霉素+环磷酰胺)
中(30%~90%)
卡铂、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1500mg/m2、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顺铂<50mg/ m2,甲氨蝶呤 >1,000 mg/m2
低(10%~30%)
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吉西他滨、氟尿嘧啶、曲妥珠单抗,脂质体阿霉素,甲氨蝶呤>250 mg/m2 <1,000 mg/m2等
极低(<10%)
贝伐单抗、博来霉素、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
第11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给予抗癌剂伴随呕吐的分类
分型
传导通路
特征
即时型
血液 CTZ 、消化道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向心性通路
给予抗癌剂后较短时间内发生
精神心理型(情感型)
感觉、情感 大脑皮层
有给抗癌剂引起呕吐经历的患者居多
延迟型
即时型+精神心理型
呕吐可达数日,与抗癌药物代谢产物及精神因素有关
第12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CINV的影响因素
影响恶心、呕吐的因素分药物和非药物两点。药物因素与化疗药物致吐作用的强弱、药物单次剂量、用法以及既往化疗是否合理有效应用止吐药物等有关。
通常年轻、女性、酒量差、既往妊娠呕吐反应重、既往化疗恶心呕吐控制不良的患者,恶心、呕吐的风险增大
第13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CINV的防治
第14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治疗早期发生恶心呕吐使用止吐剂
5-HT受体拮抗剂:格拉思琼 ,昂丹思琼 ,雷莫司琼,托烷司琼等。
作用机制:与抗癌剂引起回肠粘膜释放的5-HT竞争结合,阻断向心性神经通路,从而抑制呕吐,几乎无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
给药方法:在给抗癌剂前30分钟到1小时给予,每日一次。
第15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治疗早期发生恶心呕吐使用止吐剂
DA拮抗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丁啉) 等。
但两药在乳癌患者禁用
常规剂量很少能起作用,大剂量表现出5-HT受体拮抗作用,以前采用大剂量给药方法,由于5-HT受体拮抗剂出现,现几乎不用,需要注意锥体外系症状等副作用
第16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治疗早期发生恶心呕吐使用止吐剂
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不明,实验表明,和5-HT受体拮抗合用,可提高止吐疗效。
第17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对心理因素引起恶心呕吐的止吐剂
苯二氮卓类药物 :地西泮,劳拉西泮等。
特异性的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具有抗焦虑、镇静和催眠作用,同时基于脊髓反射的抑制,具有肌松作用和抗痉挛作用。
大剂量给药诱导睡眠,由于睡眠时的呕吐有时引起误吸,必须注意。
第18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对治疗后24小时以后发生的恶心呕吐的止吐剂
追加给予5-HT受体拮抗是有效的
其它皮质激素、灭吐灵等也适合使用。
第19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ASCO肿瘤患者止吐药应用指南解读
主要用药原则:
将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和止吐药物的治疗效果分级。
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呕吐风险分级及其他特征应用相应的止吐药。
第20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止吐药物治疗指数分级
止吐药物治疗指数
止吐药物种类
高
5-HT3受体拮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NK1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吡坦)
低
甲氧氯普胺、丁酰苯类、吩噻嗪类和大麻酯
止吐药物辅助药物
苯二氮 类和抗组胺药
第21页,共38页,2022年,5月20日,1点19分,星期二
高致吐风险药
高度致吐风险静脉化疗前推荐NK-1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止吐治疗(1类证据)。
NK-1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