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苏州园林》教案 
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部分,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苏州园林》教案 
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部分,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学情分析 
首先,这是初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鉴赏美的才能,老师要敢于放手,擅长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才能,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才能目的 
初步了讲解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构造、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2、过程和方法目的 
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构造、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
。
教学难点  
说明方法的学习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问答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致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老师板书课题 
二、欣赏苏州园林: 
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知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 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说明文的对象
2、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苏州园林的?
3、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五、细读课文2-—9段,进展合作探究,共同分析课文的构造、顺序.
1、第二段从哪几个角度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请找出相应段落。
2、这些段落和第二段是什么关系?
3、。9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和总体特征啊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1)自读课文2—9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