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逻辑学.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逻辑学.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7/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逻辑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逻辑学
1逻辑科学的三个分支:辩证逻辑、数理逻辑、传统逻辑。
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思维对象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与语言有着密切联系这三个特点,概念、命题、推理是三种基本的思维形态。 4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变项、逻辑常项):也叫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指思维形态各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
逻辑变项:是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它可以代入不同的内容,不管用什么具体的内容代入变项,其逻辑形式都保持不变。
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恒定不变的部分,它具有固定的意义,是区别不同类型逻辑形式的标志或依据。
5简单的逻辑方法:是指根据事实材料或思维材料,按照逻辑规律、规则形成概念、明确概念、作出命题、进行推理的方法。
9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即通常所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概念两个重要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10概念与外延之间具有反变关系。概念的内涵有多少之分,外延有大小之别。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只适用于具有属种关系或中暑关系的概念,不适用于其他关系的概念。 1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载体,概念是语词的内容。
区别:概念是逻辑范畴,是思维的基本单位,语词是语言范畴,是语言的基本单位。(1任何概念都由语词来表达,但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
(2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3同一语词可用表达不同的概念
12概念的种类: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
13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如人类、森林、群鸟、丛书、词汇、花卉、马匹等。正确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是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重要内容之一。如群鸟、森林等反映的是集合概念,岛、树、山等反映的是非集合概念。
14概念外延间的关系:相容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15概念的限制法:是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限制只能在属种概念之间进行,不具有属种概念关系的概念之间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反变关系,也就不能进行概念的限制。限制不是从整体到部分,是因为一般说来部分不具有整体的属性。比如,泰山山脉不能限制为泰山,因为这两个概念不是属种关系。
16概念的概括法: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如小说——文学——艺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的上层建筑。
此外,还应注意,范畴不能概括。范畴是某一领域内最高的属概念,它没有上位概念。
17“属加种差定义”方法:首先要找到被定义概念邻近的属概念。因为邻近的属概念比被定义的外延更广,在这个范围内考察被定义概念,才好确定它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然后确定被定义概念与其邻近属概念下诸种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差别,即种差。 18划分:就是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19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本质或显著特征将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个类,使每个类相对于其他的类都具有确定的地位。
20应当指出,命题形式与其他思维的逻辑形式一样,都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其逻辑常项称之为命题常项,它是在一定的命题形式中,表示变项之间某种逻辑关系的“词”或“符号”。
21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前提必须真实2推理有效。
22主项和谓项统称词项。
23特称量项“有”或“有的”所表示的对象数量是不确定的。“有”、“有的”的逻辑含义是“至少有一个”。
24直言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性问题:是指一个命题对它的主项、谓项的外延反映情况。
反对关系:不同真,可同假。一真另一必假,一假另一真假不定。
下反对关系:不同假,可同真。一假另一必真,一真另一真假不定。
矛盾关系:不同真,不同假。
从属关系:上真,下必真;上假,下可真可假;下假,上必假;下真,上可真可假。 27下列推导式中,“→”表示推出,“ˉ”表示“非”(否定)
(一) 由一命题真推出另一命题假
SAP→ ̄SEP(反对关系)
SEP→ ̄SAP(反对关系)
SAP→ ̄SOP(矛盾关系)
SOP→ ̄SAP(矛盾关系)
SEP→ ̄SIP(矛盾关系)
SIP→ ̄SEP(矛盾关系)
(二) 由一命题真推出另一命题假
 ̄SIP→SOP(下反对关系)
 ̄SOP→SIP(下反对关系)
 ̄SAP→SOP(矛盾关系)
 ̄SOP→SAP(矛盾关系)
 ̄SEP→SIP(矛盾关系)
 ̄S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