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典诗歌诗意探究
第1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
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第13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第14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江苏卷)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品诗题
征人怨 柳中庸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景色荒凉,
怨转战跋涉遥远辛苦。
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16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颂其诗,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
“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知作者
第17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诗歌的个人风格例举
李白 陶渊明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李商隐
陆游 李清照
知作者
沉郁顿挫
朴素自然
通俗易懂
豪迈飘逸
雄健高昂
悲壮苍凉
朦胧隐晦
诗画一体
缠绵婉约
豪放爱国
第18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李清照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晚年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第19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知作者
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赏析。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常插梅花醉”写的是词人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
“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
“故应难看梅花”写了词人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
第20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
看注解
第21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关注文题间的注释
注释有对写作背景的必要交代,有对典故逸事的阐述,有对难于理解或易于误解的词语的解释,在理解时能起拨云见月的作用。
欣赏古代诗歌不能不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往往会对一些影响诗歌内容理解的背景作简略注释。
从“背景”入手,便于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
第22页,共45页,2022年,5月20日,6点44分,星期二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