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文档名称:

宜宾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049KB   页数:8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宜宾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17/7/16 文件大小:1.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宜宾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宜宾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2016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篇规划背景 2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2
二、贫困发生下降农民收入破万 3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新阶段 3
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迈上台阶 5
五、农村民生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6
六、农村各项改革全面深入推进 7
第二章面临形势 9
一、有利条件 9
二、困难挑战 11
第二篇总体要求 13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基本原则 13
第四章战略定位与主要目标 15
一、战略定位 15
二、主要目标 15
第三篇核心任务 19
第五章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9
一、做实保障型农业产业 19
二、做强效益型农业产业 24
三、做大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业 27
四、做响农业新兴产业 31
第六章打赢脱贫攻坚战 38
一、加大脱贫攻坚领导力度 38
二、强化特色产业增收 38
三、加强贫困户精准救助 39
四、加快易地搬迁与安置 40
第七章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42
一、扎实推进“四好村”创建 42
二、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43
三、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与治理 44
四、强化农村民生保障 45
第四篇重点工程 49
第八章补短板——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49
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49
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49
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50
四、确保农村路网畅通 51
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1
六、推进农村电网沼气建设 52
第九章强发展——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54
一、农业科技开发转化 54
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55
三、新型经营主体壮大 56
四、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57
五、农业品牌培育提升 58
六、农业信息化建设 58
第十章破难题——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60
一、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60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 61
三、农业农村扶持政策优化 62
四、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63
第十一章重落实——农业农村发展优先支持 65
一、加强组织领导 65
二、保障投资需求 65
三、强化人才供给 66
四、扩大开放合作 66
名词解释 67
附表1 特色粮油基地建设分布表 69
附表2 全市柑桔优势区布局表 70
附表3 全市特色水果基地布局表 71
附表4 宜宾市500万头生猪产业化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分布表 72
附表5 宜宾市肉牛养殖重点乡(镇)规划布局表 73
附表6 宜宾市肉羊养殖重点乡(镇)规划布局表 74
附表7 竹产业基地发展布局表 75
附表8 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发展布局表 76
附表9 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目标 77
附表10 宜宾市各县(区)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布局 78
附表11 宜宾市烤烟产业“十三五”布局表 79
附表12 宜宾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阶段目标任务表 81
附表13 宜宾市创建“四好村”规划布局表 82
附表14 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计划表 80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牢牢把握“三农”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努力使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明确新任务,实现新发展,加强对全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根据《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四川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中共宜宾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宜宾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制定《宜宾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由文本、图表、名词解释等部分组成。《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后,由市级部门和县(区)负责组织实施,具有法规效力。
第一篇规划背景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市委坚持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是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一)农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37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51亿元,年均可比增长4%,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比重从“十一五”末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