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球只有一个
第1页,共12页,2022年,5月20日,10点56分,星期二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地球只有一个
第1页,共12页,2022年,5月20日,10点56分,星期二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第2页,共12页,2022年,5月20日,10点56分,星期二
黄河
目前,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污水排放总量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每年平均20亿吨多一点激增至现在年排放达到40亿吨上下,几乎增加了一倍;每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是140万吨上下,氨氮的排放量每年是十三四万吨,分别超过了黄河水环境容量的1/;黄河五类、劣五类水质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 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由于污染治理严重滞后,污水处理率偏低,不少企业未能实现达标排放,部分企业偷排偷放屡禁不止,导致每年排入黄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
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还在继续加重,大量废水的排入,使得黄河已不堪重负
第3页,共12页,2022年,5月20日,10点56分,星期二
长江
最近,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及时保护长江,10年内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 已经公布的资料显示,长江的污染状况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像:森林覆盖率下降,泥沙含量增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枯水期不断提前;水质恶化,危及城市饮用水;物种受到威胁,珍稀水生物日益灭绝;固体废物严重污染,威胁水闸与电厂安全;湿地面积缩减,水的天然自洁功能日益丧失。如果这样的发展趋势得不到遏制并任其发展下去的话,专家们关于长江的危言也许用不了10年就会成为现实。
第4页,共12页,2022年,5月20日,10点56分,星期二
水
污
染
第5页,共12页,2022年,5月20日,10点56分,星期二
大气污染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大气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甚至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均会产生不同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可逆性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症状。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第6页,共12页,2022年,5月20日,10点56分,星期二
酸雨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产物。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要燃烧煤炭和石油,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在阳光、水气、飘尘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或硫酸盐、硝酸盐的微滴,悬浮在空中。以后遇到降雨降雪,随着一起落下,雨和雪就成 为酸雨和酸雪。酸雨飘进人的眼睛,会令人感到刺痛;酸雨微粒吸附在建筑物的大理石或汉白玉雕刻上,会使这些建筑和雕塑变得模糊不清,有的甚至表面 出现斑点,
第7页,共12页,2022年,5月20日,10点56分,星期二
大气臭氧层被破坏
在离地面约25千米处,有一层臭氧层。臭氧虽然很薄,却能阻挡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如果长久、过量地被紫外线照射,植物叶子中的叶绿素会被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会失调,甚至引起皮肤癌和白内障等。臭氧层一旦遭到破坏,大量紫外线便会长驱直入,危害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所以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神,人类必须保护它。可是,人们已经发现在南极上空和北极上空都有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造成臭氧层“空洞”的“元凶”,即是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里去的氯氟烃。
第8页,共12页,2022年,5月20日,10点56分,星期二
土地沙漠化
草原是地球上一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是获取畜牧产品的重要基地。然而,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大草原都在退化,这是人们过度垦殖、过度放牧造成的后果。 天然草原是许多植物的平衡体,其中优质牧草占优势。如果在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