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电工基础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类专业培养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由于它具有抽象性、实验性均较强的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电工基础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类专业培养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由于它具有抽象性、实验性均较强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原理枯燥难懂,实验操作困难,于是厌学、畏难情绪油然而生。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每位电工基础课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本人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寻,分析了《电工基础》难教又难学多种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相关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 1.1教学以现实生活为入切点。 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的使用价值,电工基础作为一门技术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技能的基础。然而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他们对课程的学习无法进入"未雨绸缪"的境界。对此,在电工基础课的教学中尽力以现实生活作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第一次上《电工基础》课程时,先不急于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室里做了两个与本课程相关的电路:一个是家用荧光灯的电路连接;一个是手电筒电路。这两个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电路,但学生并没有亲自动手安装过。当电路一接通,灯管发光的瞬间,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学生们显得兴致勃勃,没有人因为电路的简单而不以为然。此时就开始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在电工专业中的地位。又如,在讲授电功和电功率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那就是统计自己家中所有的用电设备的功率和用电时间。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先讲解电功和电功率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教学生怎样电功率和用电量,再引导学生自己计算家中一天的用电量和一个月的电费,让学生通过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件来理解和运用“电功与电功率”这两个概念。电工基础与现实生活联系很多,我们不妨尽可能多的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和感知实际事物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就觉得学有所用,从而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1.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模拟课件。
电工基础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
有重要作用。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反应过程无法看到,可信度小,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使演示实验全体可见,增强实验效果,就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电源内部和离子的移动,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交流电的产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等。在教学中,电场与磁场在实验中是看不到的,学生感到很抽象,如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电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