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拼音教学提速的策略
韩兴娥
纯熟拼读有待以后阅读
拼音教学要想提速首先要明确一个理念:大部分学生对音节的拼读不能在学习拼音期间就到达纯熟的程度,即使按参考书上要求的教六个星期,也无法让大部分学生到达纯熟拼读的程度,所以干脆提早用最短的,再学哪首,比方上课铃一响,可以齐读《上课歌》,写字前读《写字歌》……有些内容老师们是可以随意改的,如,小册中的《课前准备歌》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准备工作快做好,嘴巴不动静悄悄。这是我从陈琴的博客上下载的,没经大脑考虑就复制了。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改成:下课铃声响,不急出课堂,书本铅笔准备好,嘴巴不动静悄悄。
《汉语拼音情境歌》是淄博的徐美华两年前教人教版的一年级时编排的,我一直没有看人教版的课本和参考书,任课老师认为哪首儿歌教着方便就教哪首,教着不方便就不教,就自己寻找或创编。但假设老师的创编没有明显的优势就用现成的小册子照本宣科最省事.
整体输入和定位认读
无论拼读音节还是阅读、识字,整体输入和定位认读都是我惯用的教法,学生惯用的学法。整体输入和定位认读也是拼音教学和识字阅读教学提速的不二法门。
这是带图的《声母表、韵母表》(可以借助课本上的图画教学),用厚一些的白纸正反面印刷,每个学生一张。这两张表就是拼音字母的“整体”, 教拼音应该先“整体输入”,理解图意和字母读音的关系。,可以边讲解引导理解图意边念口诀:“播放音乐b b b—-山坡山坡p p p……"
如何把声母表、韵母表念熟,可以“滚雪球”:先跟着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如先念“b p m f",再念“d t n l”,然后两组合在一起念“b p m f d t n l"。依次教法,再念熟“g k h j q x”.再把两个大组合在一起念“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这样“雪球"越滚越大,声母表、韵母表各用一节课,(老师自己录或找学生录)天天念两遍,很快就背熟了。我已把声母歌、韵母歌的录音发到公共邮箱中,小朋友可以一边指着图,一边跟着唱。
这是比名片略大的声母卡、韵母卡,两张A4纸正反面能印8张,。在以后阅读过程中,假设孩子对字母不纯熟,可以从头按顺序一边念一边找。如拼读“xin”时,假设对韵母“in"不熟悉,那就从“韵母表"这个“整体”入手,从“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挨着念,找到“in",明确了字母的读音再拼读,这样学会“定位认读”,即使在小孩子在学拼音阶段没有把字母学扎实,也会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逐渐纯熟。
手、脑、耳、口同时行动
一年级的小孩子好动,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孩子爱动手、动口的特点,让孩子的手、脑、耳、口同时行动起来。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设计了23幅这样的图表(一共24个声母,其中一个单独成音节),我们学校印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上课时学生一边伸手指划,一边念。详细的教学细节,老师们都能自然而然地想出来,比方:老师领读,学生一边跟读一边指划;听录音一边跟读一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