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核舟记》三案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核舟记》三案设计.doc

上传人:whetyo 2022/8/5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核舟记》三案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核舟记》三案设计
年级 : 八年级 学科:语文 课题:沁园中学
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 9月《核舟记》三案设计
年级 : 八年级 学科:语文 课题:沁园中学
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 9月6日 主备人: 李爱荣
审核人:
知识目的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才能目的
1.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情感目的:
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深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教学流程
导航台
知识链接
自主探究环节
1. 请结合课下注释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同桌互相补充纠正。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自主翻译为主,资料帮扶为辅)
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和《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3。 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数量词用法五类情况进展归类整理。
4.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是怎样的。
5.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可和问题4合并在一起探究)
6.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绘、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绘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敏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语言看, 《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那么多用说明.
合作交流环节
三、竞比展示
展示竞比内容及要求。(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
小组交流,推荐优秀者在班内交流。
展示点拨环节
.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2。 在课文的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部分。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反面。写正面那么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此处是重点,注意细节)
3.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在此根底上稍作点拨。明确: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阔,非常引人注目,舱边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