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雾和霾的区别与联系.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雾和霾的区别与联系.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7/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雾和霾的区别与联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雾和霾的区别与联系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由于雾和霾都伴随着能见度下降,所以公众和媒体也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合而论之。针对“雾-霾”现象和有关科学问题,中国气象局专家指出,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并可相互转化,成分不同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雾和霾相伴而生并能相互转化
根据气象学的定义,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云雾滴(即水滴)导致的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这种天气现象就称为雾。当能见度在1~10公里时则被定义为轻雾。
霾则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这里的干尘粒指的是干气溶胶粒子。
一般情况下,当能见度在1~10公里时可能既有干气溶胶的影响(即霾的影响),也可能有水滴的贡献(即轻雾的贡献),且不易区分,所以就被称为“雾-霾”现象。由于在实际的大气中没有气溶胶粒子作为云雾的凝结核(或冰核),无法形成雾,所以雾和霾的背后都与气溶胶粒子有关。
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甚至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地方,雾和霾也可能各有侧重。譬如一天中清晨的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水滴含量较多,则出现轻雾和雾的几率就大一些;到了中午空气湿度下降,干气溶胶粒子比重增多,则霾就偏多一些。总之,“雾-霾”现象通常会相伴出现并可以转换。
干霾、湿雾是雾和霾的显著区别
干气溶胶粒子和有气溶胶粒子参与的云雾滴是霾和雾的主要成分,也是二者最主要区别。通俗来说,霾比较“干”,而雾比较“湿”。
值得说明的是,雾和霾原本是自然界的两种天气现象,在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较弱的年代,雾和霾也会不时出现,因为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也会产生气溶胶粒子,只不过这些气溶胶粒子被视为背景气溶胶,而那时的雾-霾也主要受空气中水汽变化来控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一现象在我国近三十余年出现了显著变化,当今的雾-霾不仅受到空气中水分多少和分布的影响,还受到主要源于人为排放的大气气溶胶显著增加的影响。

在干气溶胶粒子中,,,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因此在以霾为主导的雾-霾天气中,。
研究发现,粒径在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能够进入上呼吸道,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能够直接进入肺泡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可以永远停留在肺泡里,不仅仅对呼吸系统,对心血管、对神经系统等都会有影响。由于雾中的水滴粒子直径通常在几十微米,。
,目前尚无定论,这是因为
,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表现和评估出来的。同时,
、人在其中暴露时间、防护措施和个人体质与营养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当前很难关于霾对健康的影响做出准确和定量的判断。
【科普链接: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