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幸福教育感悟
坚持平民教育,追求教育幸福
福州市凤岗小学 张琳玲
“小呀么小儿郎,背起书包上学堂。”唱着这样的歌曲,走向学校,孩子们应该是幸福的。但重交流的美感,是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关键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时时、处处都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信赖,同学之间的友善与互助,亲子之间的温馨与关切,都是我们要全力去促进、去达成的。我们要经常地、不失时机地创设情感交流的情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活动中,我们都提倡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让学生浸润在情感里,关爱中,他们得到的幸福才是真实的,积极的。赞誉、激励、启发和真诚的告诫,都是情感交流的良方。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
成功,是幸福的最高体验。让学生从小就体验成功,无疑是给他们最大的幸福。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所学校,给孩子带来成功感受的时机可以说比比皆是,关键是我们是不是有意识地去搭建平台,给孩子展示的机会:特长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得成功感;受到表彰,在羡慕的目光中获得成功感;帮助同学,在一声道谢中获得成功感;孝敬父母,在父母的微笑中获得成功感……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尽力给孩子带来成功,他们的心灵便会如同春光般灿烂,他们的幸福感就会洋溢一生。
4、减负提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学生学习的内容过多,难度过大,学习方式落后,考核评价单一,造成学生的时间大量用在机械重复的学习中。很多小学生的书包差点连大人都提不起,很多小学生的试题大学生都一时难以解答。这样的教育如何给学生以幸福。减负提质,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美好的童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我身心的全面发展中去享受成长的幸福。
5、均衡发展,让学生享受公平教育
教育改善民生,教育成就人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力; 这一发展观的最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小草和鲜花都享有同样的阳光。
江北区已经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来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十一五期间的“阳光教育”、“五大工程”和“六个一样”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但这一项民生工程的推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新的形势下,“幸福教育”作为新的战略目标被提出,我们相信未来的江北教育,将逐步消除差异,让每一位孩子享受公平教育,让江北的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切身感受到在江北学习、生活、工作的幸福。
交给学生“幸福一生”的本领,我以为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打好幸福一生的基础。
习惯影响终身,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是给孩子一生幸福最基础的课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积淀起良好的学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面对任何问题都能拥有应对的办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学生精力充沛,高品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能让学生做一个文明高雅的人……我们要把《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为可操作的习惯培养系列,进行持续的训练,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养成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