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提高浮选铜金属实际回收率
有 %的铜金属流失了。
(3)流程考察、计算:
根据 2003 年上半年生产铜精矿 2658 吨,铜精矿品位 %,铜金属实际回收率 %,我们用反算法计算出铜金属流失为 吨。
计算过程:① 2003 年上半年实际回收铜金属量 =2658×% = 吨;②2003 年上半年原矿中所含铜金属量 = ÷ % = 吨;③铜金属流失量 = ―= 吨。
通过流程考察, 我们分析了铜金属流失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 见图二:
%
%%
粗尾含铜
硫钴精矿含铜
抛废含铜
%
%
大井溢流含铜
其
它
图二:铜金属流失分布饼分图
制图人:方国俊 时间: 2003 年 7 月
根据造成铜金属流失的五个方面, 通过计算我们作出铜金属流失量统计表和排列图,见表三和图三:
铜金属流失量统计表 表三
序 号
项
目
频数(吨)
累计频数(吨)
累计百分比(%)
1
粗尾含铜
2
硫钴精矿含铜
3
抛废含铜
4
大井溢流含铜
5
其
它
100
6
合
计
100
频数(吨) 累计百分比(%)
160
N=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粗尾含铜 硫钴精 抛废含铜 大井溢 其它
矿含铜 流含铜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图三:铜金属流失量排列图
制表、制图人:方国俊 时间: 2003 年 7 月
结论:造成铜金属流失的主要问题就是粗尾含铜高。
四、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值: 在保证铜精矿品位达 20%的基础上,铜金属实际
回收率由原来的 %提高到 78%。
铜实际回收率(%)
100 78
80
60
40
20
现状
目标
图四:目标柱状图
制图人:方国俊 时间: 2003 年
7 月
目标值可行性分析:
1)在保证铜精矿品位达 20%的基础上,矿要求我们进行攻关,将铜金属实际回收率提高到 78%,才能保证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粗尾含铜高是影响铜金属实际回收率的主要症结。 按照 78%的目标,我们只要将粗尾含铜由 吨降低到 吨,小组目标
值即可达到。
( 3)2003 年 5 月份,铜金属实际回收率达到 %,接近目标值,只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能够达到目标值的。
4)小组成员由生产技术骨干组成,专业技术较高,都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加上领导重视, 为小组活动提供了资
金和技术上的保证,为完成本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论:有了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
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五、原因分析:
针对粗尾含铜高的主要问题, 我们运用因果图进行原因分析, 见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