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壶中有日月.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壶中有日月.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2/8/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壶中有日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壶中有日月
王 蓉 认识陆志强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在澳洲读书,暑假回来,他邀我们全家去他家做客,一进门,方正的大厅里一张方正的八仙桌子,一个方正的茶海上一把紫泥六方壶。四张长条凳齐齐围住。厅里别无其他装饰,好一个明洁爽朗恰当到位,才会显出茶的好,壶的精。不同的茶系应该选用不同的壶搭配。对于选壶配茶的讲究能看出饮茶人的品来。壶要玩出来,壶本身的品质也是关键。与壶亲密接触的春来秋往里,陆志强自有独门经验。选一把好壶,首先要去提,握上去重心能掌控,操作没有累赘。然后注入茶水,观察出水的状态,例如,流的部分是否顺畅,是否可以完全把壶的残水到干都会直接影响到茶的品质。接着,仔细观察壶是否有裂痕、瑕疵。敲击壶身,内行人就可以鉴别出壶的品相了。最后还要来闻味,新壶般都无异味,如果略带土味也无妨。这些经验是陆志强在收藏壶的过程中日积月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买来了好壶只是一个第一步。怎样养壶,养好壶,才是收藏家要精心考虑的“分内事”。壶的收藏与宝石或者古家具、字画收藏不一样。同样是“玩”收藏,壶的“玩”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性。壶拿回家,不同于古字画,要藏于高楼,收于密室。反而是要让其见光,使其活动。收藏者要抚摩摩梭,与壶朝夕相处,产生互动才可使壶产生“水色”,发出所谓的“黯然之光”。陆志强经常说:紫砂壶的光泽与瓷器的光泽是不同的,前者的光泽是从壶内透出来的。使人有悠远之感,也就是古代山水画中的远意,令人心远,让你心存温暖的感觉。
关于养壶,陆志强也有独门妙法。他养壶产生的“包浆”与常人不同,以茶汤浇壶身,用布反复擦抹形成光亮的“包浆”后,又将其“包浆”刷洗掉,再以上面的方式进行数次,你可以感觉到他养的壶沉着、润泽,生辣中透出一种古厚的辉煌。与其说他把壶养出这种境界,不如说他希望在壶上看到自己人格与精神的追求。他的性格内敛,宽厚、善意、有同情心,在全市的四川地震捐助活动中,他出了不少力,既不求回报,也不求声张宣传。对于他来说,追求紫砂壶的特殊光泽真是他人格审美的追求。用这样养过的壶来泡茶,才能使壶更加孕育香味,发挥茶叶本身的味道来。陆志强从来不让外人泡茶,朋友相聚,总是自己亲力亲为,那一刻,他仿佛早已超然遁世,陶醉于茶香四溢的美好梦境之中。好壶寻觅好“归宿”
一把好壶,一段背后的故事。陆志强如今收藏的紫砂壶不论种类还是品相,在江浙一带可谓是名声在外的。明代惠孟臣的朱泥小壶,程寿珍的三把代表作壶,范锦甫的柿形壶,顾景舟的石瓢壶,周桂珍的汉扁壶,范大生的竹节提梁壶……好多收藏家都慕名而来,为了一睹这些存世稀少的好东西。收藏会上瘾。要是遇到好壶,陆志强都会不惜重金地把它买回来。壶的价值在他眼里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有时候在“地皮行里”花上几十元也能买到一把好壶,这是他的眼力所在。遇到知己、知壶的人,他也会不计回报地赠壶于他们。
其实,不是他觅壶,而是壶找他。曾经有一个老先生收藏一把程寿珍的仿古壶,因为晚年经济拮据,想尽快出让,可是那么多年来,壶和人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把壶托付给一个“好人家”。他找到了陆志强,一番交谈之后,兴奋不已,想不到,陆志强比他还要惜壶。终于给这把好壶找到了个“好归宿”。
近年来,台湾经常有回流的紫砂名壶。一次在宜兴的“行里”,只见一辆宝马车主在里屋与店主为一把明代朱泥小壶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