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多伦多岁末随感.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伦多岁末随感.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2/8/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伦多岁末随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伦多岁末随感
张文君 黄昏时分,我正伏案工作,C教授将要离开办公室的时候站在门口大声对我说,“Violet(我的英文名),外面下雨了,很有可能转成雨夹雪,早点回家吧!”我抬起头笑了笑,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自从到了多伦多,“家”邮件打听跟学****有关或者没有太多关系的事也都由我来解答。沟通和见面的机会多了,一来二去我跟不少学生熟悉起来。在校园里碰到他们,经常有人叫我的英文名字,Violet。
我的工作虽然千篇一律,但也不乏快乐的瞬间。一次给学生的小组作业打分,每个作业都有二百多页。我愁苦地想,又没让他们写博士论文,写这么多干嘛?等到把它们全都看完我恐怕得满头白发了。我看完一份就懒洋洋地把它扔在一边,这个活儿真Boring(乏味)。又拿起一份作业,雪白的纸上一朵紫色花映入眼帘。虽然眼前一亮,我还是不屑,“老外就爱搞这花哨的东西,以为一张漂亮的封皮就能得高分吗?”接着看下去,封皮的下方有两行字,“这个作业为C教授和Pretty Violet(漂亮的紫罗兰)准备”。Violet是我的英文名字,也有紫罗兰的意思。“他们还真有点奇思妙想。”我不禁笑了……
我问自己,下学期我还能见到他们吗?就算他们还在大学里读书,他们上课的时间不固定,要见到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在这儿上学比工作还忙。
难道这是令我惆怅的唯一原因吗?
今天,C教授跟我谈期末的工作安排,想到一年这么快就要结束了,下学期我将跟不同的人工作,不会再跟C教授共事了。这也是让我无法回避的心绪黯然的理由吧。
一旦意识到一个时间段的结束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想它的开始。这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初次见到她的情景依然清晰。
她四十上下年纪,像大部分女教授一样戴副眼镜,一双不大的眼睛经常从镜片后面露出惊诧的眼神;也像大部分女教授一样,满脸倦意,眼睛浮肿,明显的睡眠不足。她穿着一件洗旧了的铁锈红T恤,一条泛白的牛仔裤。我一进她的办公室,她正要开口,电话铃响,她赶紧说了声“Sorry”,从门口冲到办公桌旁,抓起电话,慌乱中还碰翻了咖啡杯。她一边随手找了张纸擦桌子一边用粤语大声跟人聊起天来。我早就知道她从新加坡来加拿大,而新加坡的一些华裔也讲粤语。不管她是哪里人,粤语也是中国话啊,一听之下让我觉出些熟悉的氛围。
听她聊了足足有二十多分钟以后,我心里渐渐开始厌烦起来,“华裔到哪儿都公事私事不分!”
谈话几次被电话和进来打听事情的学生打断,好不容易把我的工作布置完了。很简单的事,却用了一个多钟头。
C教授好像是系里最忙的人。慢慢地我发现这不是因为事情多,而是因为她杂乱无章,把简单的事搞得无穷复杂。我经常对别人抱怨C教授。好在了解大学教授的人都说,他们的大脑在学术上面高精尖,做起具体的事都这么糊里糊涂,他们的思维方式跟正常人不一样。听了这话,心里多少感到些安慰――她这样做决非故意,这实在就是她的风格。
不知道多少次,巴不得这学期早点结束,不用早晨七点钟接C教授的电话,晚上十二点回她的电子邮件。可是真要结束了怎么又会怅然若失呢?――可能就像人们经常说的,茫茫人海,你单单有机会认识某一个人,这难道不是一种缘分?不管对方是怎样一个人,你跟她相处时间长了都是有感情的。何况,在那些冷漠的当地人中间,C教授的华人面孔,甚至是一些华人的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