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精选古筝十大名曲.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选古筝十大名曲.docx

上传人:朱老师 2022/8/8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选古筝十大名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筝十大名曲
古筝十大名曲
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渔舟唱晚?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渔舟唱晚?这首乐曲的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那么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高山流水觅知音,该曲有这样一段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
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 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该曲婉转悠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堪称曲中精品。
钟子期是他的好朋友,最能欣赏伯牙的演奏。当伯牙弹琴而志在高山时,钟子期说:“琴弹得多好啊!巍巍乎像高山。〞而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钟子期又说:“琴弹得多好啊!汤汤乎像流水。〞钟子期真是伯牙的知音。故得古曲?高山流水?。
琴曲?高山流水?,见于先秦?列子?一书,?吕氏春秋?亦有此传说。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方鼓琴,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假设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现存曲谱为初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其解题为:“?高山??流水?二曲本为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流水?还见于?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澄鉴堂琴谱??自远堂琴谱??天闻阁琴谱?等三十余部琴谱。
?神奇秘谱?、?风宣玄品?所收为不分段的,其余所收均为分段。
清代川派琴家张孔山弹奏的?流水?增加了许多滚拂手法,号称?七十二滚拂流水?,其曲谱载于?天闻阁琴谱?中。现在流传的?流水?,多为?天闻阁琴谱?中的?流水?。
关于?流水?之意境,张孔山的弟子欧阳书唐于?天闻阁琴谱?中云:“起首二、三段叠弹,俨然潺湲滴沥,响彻空山。四、五两段,幽泉出山,风发水涌,时闻波涛,已有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弦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在群山奔赴、万和壑争流之际矣。七、八、九段,轻舟已过,势就淌洋,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 现代琴家管平湖弹奏此曲,为此曲弹奏之经典。
林冲夜奔: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
侗族舞曲:此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汉宫秋月: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乐曲充分展现了潮乐的旋律色彩和调性变化特点,在重按滑音的润饰下,显得柔媚动人,别有韵味。
东海渔歌:乐曲开始,以连续上、下行历音伴奏号召性音调作为引子,展现了一幅大海汹涌澎湃的画面。在引子后,乐曲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运用长摇技法奏出开阔优美、富于歌唱性的主题。并从末句派生出欢快跳跃的比照性的曲调。经反复演奏后,主题用左手移低八度再现,右手用历音技法奏出颠簸激荡的音型作陪衬,表现了渔民愉快出海的情景。第二局部采用号子音调,右手时而用单音,时而用和音弹奏旋律,左手以劳动节奏作伴奏,表现一领众和、团结一致的劳动场面。第三局部是主题的再现,音域宽广,富有***,表现了渔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香山射鼓:〔1-4小节〕这局部是对秦岭终南山外部环境的一个描写。描绘的是苍翠的群山、高耸的庙宇、飘渺的云彩,以及庙里传出的钟声、磬声、鼓声在群山之间来回激荡的空明、渺远之境。因此引子
局部的弹奏重点在于对这一意境的营造。
第一段〔5-21小节,慢板〕,这一段描述的就是人们在进行祈雨活动时的情景。这一乐段中,曲作者运用了西安鼓乐中的曲牌“柳青娘〞的音乐素材。在演奏技法上,大量使用了揉、吟、滑、按,并使用燕乐音阶〔原位4,微降7〕,表现人们祈雨时悲凉、压抑的心境。因为如假设大旱,八百里秦川将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演奏这一段时,要能体会人们充满担忧的凄苦的心理,将感情饱含于心中而不完全释放。
此外,演奏这一段时要注意的是:乐曲13小节及17小节中,分别有一个6的滑音。不同于我们平时演奏的滑音,这里需要用左手大指来按弦。因为旋律的进行的需要,这两个音按下去暂时不能回头,要紧接着奏下一个音,所以必须用大指来按弦,以腾出其他手指奏另外的音。这是唐时甚至更早就有的筝乐技法,至今仍存在于秦地及潮州、日本的筝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