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精选5篇江苏北固山导游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选5篇江苏北固山导游词.docx

上传人:平平库 2022/8/8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选5篇江苏北固山导游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精选5篇江苏北固山导游词
精选5篇江苏北固山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在巡游了金山、焦山之后,下面我们将去“京口三山”之一的北固山。北固山位于镇江市东北江滨,居金山和焦山之间。高约53米乡》,诗中写道:“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晁行汉学造诣很深。他的《望月望乡》诗已收入《全唐诗》,在日本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此碑是11010年底建成的。诗碑上的日文碑文由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执笔,中文碑文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所书,闻名书法家赵朴初为诗碑题写了碑额。










【“南徐净域”题额“天下江山”石刻古甘露寺】
由《望月望乡》碑西行不远,大家在一座圆拱门上看到了“南徐净域”题额。或许有的游客会问:此地为何称作“南徐净域”?相传西晋末年,北方混乱,东晋偏安江南,建都于建业(今南京)。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为此设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今镇江)。至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始终为镇江的别名。
大家转过身,看看后面的廊壁上,一块长方形条石上刻着雄浑有力的“天下江山”六个大字,气魄非凡。相传在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欣赏江景,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概宏伟,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江山!”后来南北朝时,梁武帝登北团山时,见北固山景色极为壮丽,兴趣盎然地挥笔书写了一天下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惋惜已无从找寻。到了南宋,润州(镇江)刺史、闻名书法家吴据将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清康熙年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从今,北固山就名正言顺地有了“天下江山”之称。
穿过“南徐净域”的门洞,我们就到达了建在北固山北峰之巅的甘露寺。甘露寺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甘露寺”。寺额为张飞的亲笔。现在山上的甘露寺,是在唐代宝历年间由润州刺史李德裕所建,他为了纪念镇江曾作过东吴都城,使人们恒久不会遗忘三国鼎立的史实,故将三国时刘孙联盟的史迹、孙刘联姻的传闻及遗物移上山来,从今,北固山便成为我国闻名的历史胜境了。至今京剧中《甘露寺》(又名《龙凤呈祥》)这一传统剧目,已深化民间。因此,凡是来镇江的游客,都要到此一游,登北固山,访甘露寺,看看刘备结婚的大殿,联想孙尚香出嫁的往事,耐人寻味。










古甘露寺规模宏大,宋代有僧侣500多人。明、清是全盛时期,寺宇、殿堂、僧屋计有200多问。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有行宫。甘露寺又是中国古代闻名的古刹之一,其建筑特点与金山、焦山不同,采纳了“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飞阁凌空之势,形成了“夺冠山”的特色。
【祭江亭】
我们穿过甘露寺,向西,就看到一座石柱方亭,就是祭江亭,古称北固亭,还有凌云亭、摩云亭、临江亭、江山亭、天下亭等名称。
凌云亭和摩云亭是因为该亭位于北固山的点,上接蓝天而得名。由于此亭建立在北固山的面江石壁之巅,故又名“临江亭”。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夫人孙氏随刘备去荆州,又被孙权骗归强行留住江东。孙刘联盟裂开,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夫人孙氏听到讹传刘备病死在白帝城,哀思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名“祭江亭”。而“江山亭”相传是康有为在星夜登亭看到北固山的胜境后题写的。










此亭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石柱上刻有槛联两副:“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亭外有围墙、廊路,内设石桌、石凳。亭下石壁悬江,登亭放目,四周的水色山光尽收眼底,月夜景色更加迷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北固亭,见万里长江滚滚东去,即兴抒怀,借古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