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例》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例》教案.docx

上传人:飞行的大米 2022/8/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例》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率》教课设计
对于数学老师而言,做好教课设计,就是上好课的前提!为此,下边小编
就和大家分享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率》教课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率6=60∶40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
比率。
师:在图上这四周国旗的尺寸中,还能够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率?
比率也能够写成分数形式:/
=10/
请同学们很快地把黑板上我们写出的比率,改写成分数形式。
(2)指引概括比率的意义。
同学们,老师刚刚写出的这些式子叫做比率,那么谁能用一句话把比
例的意义总结出来呢?(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率的意义。)
(3)判断。举一个反例:那么2:3和6:4能组成比率吗?为何?
“从比率的意义我们能够知道,比率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一定
具备什么条件?所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够组成比率,要点是看什么?(看两个
比的比值可否相等)若是不能够一眼看出两个比可否是相等的,怎么办?”(根
据比率的意义去判断)
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经过上边的学****我们知道了比率是由
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够组成比率时,要点是看这两个
比可否是相等。若是不能够一眼看出两个比可否是相等,能够先分别把两个
比比值求出来今后再看。
(4)比较“比”和“比率”两个观点。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率”的意义,那么
“比”和“比率”有什么差别呢?
指引学生从意义上、项数进步行比较,最后教师概括:比是表示两个
数相除,有两项;比率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5)反响训练
用手势判断下边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够组成比率。
6:3和12:6
35:7和45:9
20:5和16:8
::2
2、教课比率的基天性质。
(1)自学课本,认识比率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各部分的名称与各项在比
例中的地址有关。
(2)检查自学状况:指名说出黑板上各比率的内外项。
(3)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
师:在比率的内外项之间,存在着一个幽默的特点(比率的基天性
质),大家想不想研究?(板书:比率的基天性质)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个比率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教师板书
×6=27
×10=27
“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
×6=×10
(4)计算考据,达成共识。
师:“可否是全部的比率都有这样的性质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判断前
面的比率式,发现全部的比率式都有这个共同的规律。
(5)指引小结比率的基天性质。
师:经过计算,大家,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概括出来?
教师概括并板书:在比率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