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公选课《形式逻辑》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公选课《形式逻辑》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紫鹃 2022/8/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公选课《形式逻辑》中的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公选课《形式逻辑》中的应用
李 澍 摘要:高职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形式逻辑》,是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论辩。使用案例教学法,能使逻辑理论紧密结合逻辑应用,真正活泼,趣味盎然。而且,由于很多案例还可能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真正面临的实际情况或问题,所以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逻辑学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够极大地提高逻辑学的教学效果。
第二,在形式逻辑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除了重视逻辑知识的应用,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分析一个个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案例,学生学会了什么是逻辑分析、怎样进行逻辑分析,课后,学生能主动应用逻辑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日常思维中的种种逻辑问题,真正做到了切实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形式逻辑》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要点
第一,精选案例。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首要环节是精心选择案例,要做到案例选择的针对性、典型性和启发性。针对性是指选用的教学案例紧扣教学主旨,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针对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方法,重点突出;典型性是指选用案例的事实内容必须能够准确反映逻辑概念、规律和方法,能够体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启发性是指选用的案例包含一定的需要思考分析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研究,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例如,辨析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区别时,笔者选用了一则案例――有客人到杭州旅游。主人对客人介绍说:“杭州的最大特色是秀气。山秀水秀人亦秀。”客人反驳道:“那不见得,我看有些杭州人并不秀。”分析,客人的反驳是否成立?这个案例就很典型,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面对过类似的场景,有的可能扮演的是主人的角色,有的可能扮演的是客人。那么,客人的反驳到底成不成立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在明确讨论范畴的前提下展开分析研究,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并由此获得了解决类似问题的逻辑方法,提高了区别真假的能力。
第二,认真组织讨论分析。在案例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呈现方式,教师都必须组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剥去案例非本质的细节,发掘其内部特征以及案例与逻辑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则要控制现场的节奏和方向,既要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又要避免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的简单重复倾向,还要及时总结点评,对学生见解的独到之处给予概括、提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倡导和鼓励继续研究。例如,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1996年,河南一个5岁的小男孩李某失足从五楼顶摔下,送医院抢救后,输了400cc血液。谁知伤好出院后不久,李某因高烧不退再次入院。后经检查发现李某是感染了艾滋病。后来,李某的父母上诉到法院,要求提供血液的血站作出赔偿。案件开审后,焦点集中在李某感染艾滋病是否因为那次输血。由于双方都无法提供直接的证据,法院审理时采用了举证责任制倒置的方法。法院认为,现代医学证明,艾滋病感染的途径只有三个: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李某染病时只有5岁,可以排除性传播;根据李某父母艾滋病病毒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