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doc

格式:doc   大小:116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doc

上传人:JZZQ12 2022/8/8 文件大小:1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 绪论 4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研究意义 4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国内外发展历程 4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国外的发展历程 4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国内外发展历程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国外的发展历程
1957年,FIDIC与国际房屋建筑和公共工程联合会[现在的欧洲国际建筑联合会(FIEC)]在英国咨询工程师联合会(ACE)颁布的《土木工程合同文件格式》的基础上出版了《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国际)》(第1版)(俗称

,常称为FIDIC条件。该条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用合同条件,第二部分为专用合同条件。
1963年,首次出版了适用于业主和承包商的机械与设备供应和安装的《电气与机械工程标准合同条件格式》即黄皮书。
1969年,红皮书出版了第二版。这版增加了第三部分,疏浚和填筑工程专用条件。
1977年,FIDIC和欧洲国际建筑联合会(FIEC)联合编写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Europeenne de la Construction(巴黎),这是红皮书和第三版。
1980年,黄皮书出了第二版。
同时
黄皮书第三版《电气与机械工程合同条件》,分为三个独立的部分:序言,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
1995年,出版了橘皮书《设计-建造和交钥匙合同条件》。
以上的红皮书(1987)、黄皮书(1987)、橘皮书(1995)和《土木工程施工合同-分合同条件》、蓝皮书(《招标程序》)、白皮书(《顾客/咨询工程师模式服务协议》)、《联合承包协议》、《咨询服务分包协议》共同构成FIDIC彩虹族系列合同文件。
1999年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出版了4本新的合同标准格式第一版,它们分别是:适用于由业主或其代表工程师设计的建筑或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条件》;用于电气和(或)机械生产设备供货和建筑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适用于以交钥匙方式提供加工或动力设备、工厂或类似设施、基础设施项目或其他类型开发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用于投资较小的建筑或工程项目的《简明合同格式》。
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由政府机构出资尤其是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项目,诸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项目,以业主或其代表工程师设计的建筑或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条件》为基本合同模式的情况一直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此种合同模式被公认为在处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责任和风险的分担问题时比较平衡。近年来,随着国际承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EPC合同模式(有时也称为“EPC交钥匙合同”),为此,1999年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重新编写并首次推出《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它继承了FIDIC原有合同条件的优点,并根据多年来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以及专家、学者和相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作了重大调整。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国内的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化工、石化等行业的设计、施工企业积极开展EPC工程总承包,成效显著。例如:1984~2000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先后开展了燕山石化公司苯乙烯、长岭炼化总厂聚丙烯、天津石化公司芳烃联合装置等22个项目的EPC工程总承包,总承包合同额达72亿元。
2003年3月,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工程总承包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式,规定凡是具有勘察、设计资质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都可以在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此文件的出台,为
程总承包指明了方向。此后,2004年建设部印发《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2004]200号文),
2005年颁布《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
从此,我国212程总承包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近几年来工程总承包市场开始形成,行业推广面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EPC总承包从化工、石化行业逐步推广到冶金、电力、纺织、铁道、机械、电子、石油天然气、建材、市政、兵器、轻212、地铁等行业。EPC总承包在部分大型建筑业企业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同时我国境外工程总承包营业额也大幅增长。
通过一系列国内外EPC总承包工程的锻炼,促进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了国际承包工程的形势需要,促进了我国工程承包企业不断创新承包模式,积极向高端市场迈进,大力拓展建筑业上下游产业链业务,打破单一的经营模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