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心脏康复与心理的康复.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脏康复与心理的康复.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7/19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脏康复与心理的康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脏康复与心理的康复
心脏康复的内容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和职业康复。代写论文心脏康复的目的在于不仅改善器官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惯,解除心理压力和多种心理障碍,帮助心脏病人安全渡过康复期,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高质量地回归社会。1992年美国心肺康复学会对评定心脏康复的方法提出了三个测量领域,即临床、健康和行为:临床包括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健康相关的主要是生活质量的评估,行为相关的是饮食、烟酒、运动以及心理行为的康复。多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心脏康复可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功能状态和预后,增加运动耐力15 ~25 ,降低冠心病死亡率20 ~25 ,猝死率37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提示心理应激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根据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的资料[1],对一组264例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调查发现, , , 9,5;焦虑发生在ACS的早期,抑郁发生在后期。由于心理应激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康复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心理康复在心脏康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心理应激促发心血管事件[2]
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心理因素称为心理应激。心理应激共分成7个等级:1级:表现为不高兴;2级:出现烦躁和忙乱;3级:发生轻度争吵;4级:中度争吵,音量提高:5级:大声争吵,紧握拳头;6级:极度愤怒,拍桌子,几乎失控;7级:狂怒,完全失控,乱扔东西,伤害他人或自伤。≥3级的心理应激就是有害的,≥5级的激怒可能促发心血管事件,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SCD)。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资料提示心理应激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焦虑、恐惧、激动、愤怒、悲痛、社会遗弃,以及其他某种行为类型对于ACS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Strike等报道对318例首次AMI患者(平均58岁) 应用 SCL一90量表检测AMI后发生的心理应激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联系,,共发现有25起心血管事件的发作与心理应激有关,焦虑和敌意的危害比(HR)==:;95 9/6 CI=—,,,95cI=~,P一0。039 另有一组心梗后随访的调查,结果是焦虑和敌意是再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强力的预测因子;作者的结论是在易感人群(如A型行为)中,焦虑和敌意等心理应激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催化剂,一般在24h之内,但多数在1~2h之内由于交感张力骤升,促发冠脉痉挛(c0r0naryartery spasm,CAS),引起ACS。
De J0nge等c43报道,,发现AMI后伴有抑郁症时,常引起胸痛、心悸和气促等症状加剧,可与真性心绞痛或心衰的症状混淆,并对患者的预后不利;如果只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对于症状的缓解不理想,只有在矫正抑郁症状,缓解心理应激以后,才能对于心血管症状的控制有较满意的结果,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H0ffman等报道焦虑症患者在惊恐发作时激活了有丰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脑的兰斑核区,引起交感张力亢进,儿茶酚***释放过多,促发CAS,引起ACS;并发现在高度焦虑和惊恐发作时,SCD的发生可增加4~6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