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姥爷的柿子
龙会吟 姥爷家门口有棵柿子树,是姥爷四十岁那年栽下的。没过几年,一到秋天,红嘟嘟的柿子,就灯笼似的挂满了一树。
姥爷就经常捎信,要外孙们去摘柿子。
那时大旦二旦的父母还在乡下,一接到姥爷捎的姥爷的柿子
龙会吟 姥爷家门口有棵柿子树,是姥爷四十岁那年栽下的。没过几年,一到秋天,红嘟嘟的柿子,就灯笼似的挂满了一树。
姥爷就经常捎信,要外孙们去摘柿子。
那时大旦二旦的父母还在乡下,一接到姥爷捎的口信,兄弟俩连学都不上了,兴冲冲地就去了姥爷家。姥爷家不远,也就十几华里,但全是山路,翻山越岭,很不容易。大旦二旦常常一路小跑,跑到姥爷家里,也不喊累,刷刷地爬上树去,先摘下一个熟透了的柿子,张嘴就咬。在姥爷家里吃足了瘾,还要装两尼龙袋子回家。装得满满的,连尼龙袋的口子都扎不拢。
姥姥就喊,少装点,少装点,装那么多干什么?
姥爷不高兴了,拿眼瞪姥姥,说,拿几个柿子你就心疼了?不给他们吃给谁吃?
姥姥感到委屈,说,你以为我是怕他们拿多了?我是担心他们背不动。
背得动,背得动,再沉我们也背得动。大旦和二旦嚷着,背起柿子就走,也不要姥爷送。走了不到一里路,他们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背上像压着一座大山,每迈动一步都艰难万分。这时他们才理解了姥姥的一片好心,才后悔不该背那么多。但是他们舍不得把柿子扔掉一些,兄弟俩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咬紧牙齿一步步往家里挪。十几华里路,他们从上午走到天黑。
第二年秋天,他们从姥爷家回去时,柿子比上年背得还多,路也比上年走得更累,但他们觉得值。
姥爷也觉得值。高兴他的柿子能让外孙这样喜欢。
后来,大旦二旦的父母迁到县城去了,大旦二旦也进了县城中学读书。县城离姥爷家里很远,先要坐几个小时的车,然后再爬一个小时的山。姥爷的家在山坳里,至今没通公路。
霜降一过,姥爷又捎来口信,要大旦二旦去摘柿子。
大旦不想去了。大旦说,走这么远的路去摘柿子,人家会笑我们是傻子。二旦也不想去。二旦也说,柿子城里有的是,想吃了就去买几个,又不贵。
大旦二旦不去,姥爷的口信就捎个不停,有一次还打电话来了。是姥爷走十几里路到乡政府打来的。妈妈说,你们再不去,姥爷都要急死了。爸爸也说,在家时你们那么想去姥爷家,现在为什么不去了?要是把姥爷气出病来,你们俩负责。
大旦二旦就很不情愿地去姥爷家,是霜降很久很久以后的一个双休日。
姥爷正在柿子树下吆鸟雀。
柿子熟透了,一个个红彤彤的,在秋阳下闪着耀眼的光泽。鸟雀们被那光泽吸引了,成群结队地飞来,想用尖尖的嘴巴啄食柿子。姥爷拿了根长杆,一边挥舞,一边大声吆喝,鸟雀被吓走了,姥爷的吆喝一停,它们又飞了回来。
姥爷就骂,发瘟的,我的柿子是留给外孙吃的,你们来抢什么!嘴里又“呵嗬呵嗬”地吼着。
大旦二旦就觉得好笑。
外孙终于来了。姥爷高兴得两眼发潮。你们再不来,柿子都被鸟雀啄完了。姥爷嗔怪着,要大旦二旦马上上树摘。大旦说,二旦,你上树吧。二旦说,你上,我爬到树上就头晕。姥爷奇怪了,说,以前你们不是都争着上树吗,今天怎么都不敢上树了?你们不敢上,我上。姥爷搬来一架梯子,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