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安阳桥小学 李明丽
教学要求
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安阳桥小学 李明丽
教学要求
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并拟定小标题,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导语: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课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老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
(1)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络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
(3)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4)试着用简短的语言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2.自学反响,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从全义内容看,;从表达顺序看,全文是“倒叙”,先写结果后写原因,明写结果暗写原因。
四、作业设计
1..考虑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结合详细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理解事件,体会品质
(一)谈《水浒传》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
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惭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送书给作者,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心和期望。)
5.议议: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6.有感情地朗渎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二)谈“碰壁”
1.默读课文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三) 救助车夫
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2.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3.伯父他们是怎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