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李子栽培管理技术
一、栽植
1、  园地选择
李子栽培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矿质元素较丰富、保水保肥力、肥沃,水利条件好,地下水位低的地块为建园,避免在交通不便、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地下水位高处建园。
黑琥珀
2、苗以新梢长到30cm,还未木质化时为宜,将背上枝,竞争枝及内向枝,在距基部5~10cm处,轻轻扭转180°。
拿枝:
7月份对一年生直立枝、竞争枝从枝条基部用手折弯,然后顺枝向上每5cm折弯一下,直到先端。
拉枝:
拉枝一般在5~6月进行,用绳子把枝条拉到一定的方向和位置。主枝基角拉到50°~60°,竞争枝、徒长枝、直立枝可以拉到90°(拉平)。
抹芽和除梢:
芽萌发后立即掰除为抹芽;萌芽发育成嫩枝时再剪除或掰掉,叫除梢。通过抹芽和除梢,可以集中养分,使留下的枝条发育充实,花芽和叶芽饱满。
环剥:
环剥是把枝条的皮层按一定宽度剥掉一圈。环剥一般应用于幼旺树和适龄不结果树,而对于小幼树一般不宜进行环剥。环剥时间因目的而不同,如果为了提高坐果率,可于李树盛花期进行;如果为了促进花芽的形成,可于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环剥的宽度一般为所剥枝直径的1/10。
三、土壤管理
1)、扩穴深翻
2)、中耕除草
3)、地面覆盖
四、施肥
幼树和初结果树,施足基肥,一般不追肥,结果大树在施入基肥的同时,要适当进行追肥。
1)、基肥:基肥是全年的主要肥料。施肥时期在9~11月份,以早施为好,主要施农家肥,磷肥和适量氮肥。采用放射状沟施,沟深50cm,施肥量视树而定。
2)、追肥:追肥是在李树树体生长期间为弥补基肥的不足而临时补充的肥料。追肥多用速效性肥料。追肥的时期、次数和施肥量要结合土壤、气候条件及树体产量、年龄而定。一般可分为花前追肥、花后追肥、花芽分化肥、催果肥和采果后追肥等。
花前追肥:花前肥,早施效果较好,最好是花芽膨大期施入。这次追肥应以氮肥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但是,如树势较旺, 花前不宜追肥,否则会影响坐果。
花后追肥:于落花后施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补充花期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保证坐果和促进新梢生长。 花芽分化肥:在花芽生理分化前,或果实硬核期开始时施入氮、磷、钾复合肥。
催果肥:果实采收前15~20天施入,主要施用速效性钾肥。提高果实品质。 采果后追肥:果实采收后施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可以施入人粪尿、~1kg。开沟或挖穴施入,施后浇水。
五、病虫害防治
在我市为害李树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穿孔病、黑斑病、李子红点病、根瘤病、褐斑病、李子流胶病;虫害主要有李小食心虫、蚜虫、红蜘蛛、桑白蚧、李实蜂、黄刺蛾等。
1、细菌性穿孔病
症状:叶片感病后,叶背面靠叶肪处出现许多水渍状小圆斑,叶面也很快出现同样的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红褐色,直径一般2毫米左右,周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周围出现一圈裂纹,只有很少部分与叶肉相连,极易脱落形成穿孔。
防治方法 : ①剪除病枝,集中烧毁。
②选择优良抗病品种。
③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④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⑤6月下旬喷65%代森锌300~500倍
或多菌灵300倍液。
2、黑斑病
症状:枝、叶、果实均能受害,以叶为重。枝条被多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褐紫色近圆形病斑。叶片受害,初期表面出现水渍状边缘清晰的圆形小斑,不断扩大成褐色或紫褐色,后呈暗褐色,最干枯形成穿孔。果实被害初期为灰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呈暗紫色,干枯后常有龟裂。
防治方法 :①选择无病苗木栽植,冬剪时剪除病害枝梢烧毁。
②发芽前喷12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
3、李子红点病
症状:叶被害初期,叶面生橙黄色近圆形病斑,稍隆起,边缘清晰。随着病斑的不断,颜色逐渐加深,病部叶肉增厚,并于其上产生许多深红色小点粒。秋末病叶转成红黑色,正面凹陷,背面凸出,使叶片卷曲,并露出黑色小点。果实被害时,呈橙红色圆形病斑,稍隆起,边缘不清晰,最后呈红黑色。
防治:①彻底清除病叶、病果,
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开花末期及叶芽开放时喷200倍
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250
克,石灰500克,水50千克)或喷
1:2:200波尔多液。
③注意排水,中耕,避免果园湿度
过大。
4、根瘤病
症状:瘤发生于树体的根、根颈和茎等部位,其中尤以从根颈长出的大根最为典型。光滑的嫩瘤增长很快,逐渐变硬并木质化,表面不规则。
防治方法:①苗木栽植时应选用健壮苗木,控制病害传入果园。②播种前用次氯酸钠(含5%有效氯成分)处理种子。经过层积处理种子 ,最好在种子开裂后到露白期间播完。③用细菌素(含有二四苯酚和四酚的碳氢化合物)处理瘤有良好效果,可以在二年生以内的植株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