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5、灰雀开课教案2(自备、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灰雀开课教案2(自备、反思.doc

上传人:nracyx 2022/8/9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灰雀开课教案2(自备、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5、灰雀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鸟儿吗?对,它叫灰雀。板书(灰雀)请静静地听,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
谁来说说你刚刚听到了什么,好象又看到了什么?
多么惹人喜欢的灰雀啊!自己去读读这段参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化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得意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快乐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精品文档请下载)
6、想象说话:假设你就是那只灰雀,你能给大家讲讲你这两天来奇特的经历吗?(提示学生当时怎么被抓走,后来小男孩准备放你走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等)
四、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几句什么话?把它写下来吧!(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写字。
六、作业:日记《灰雀历险记》
教后:
上周五接到李绍可老师的任务,为其他学校的老师开课一节。周六选教材,定下上《灰雀》,周日在家酝酿,初步设计了教案,周一在组里试教,结果是时间不够,条理比较乱, 意见后,昨晚回家把教案重新做了调整:1、把描写灰雀的这段话提到前面来学。先通过看一看图片,听一听鸟叫声,认识得意的鸟儿,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出示这段话,引导学生读:想象读-—抓词品读——师范读—-个别读,齐读。(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样下来之后,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兴趣比较第一次试教要浓。2、把3—10小节的阅读理解定位在找出灰雀的下落,体会男孩的心理变化。但这个环节上下来还是比较乱.
(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后大家讨论后认为词检查字词环节语可以精简,对一些难度不大的词可省去,集中认读几个难的词“胸脯、白桦树、仰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改为三个小短句“一定会飞回来的。”“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这样既把这三个句子的朗读难度解决了,又浸透了相似的句子,用上不同的标点,可以表现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意思。还剩下一个难点就是3-10小节的处理上。大家的见解有分歧:有的认为第一课时,由于时间有限,教学目的就定位在理解男孩的心理变化,读好对话。有的认为应定位在列宁对男孩的引导浸透,。后来达成一致是:重点在体会男孩心理的变化,并结合理解列宁对男孩的引导,把环节简单化,突出重点。(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 选材的决定:
有老师听了试教,问我为什么要选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从理解的层面来说,有困难,男孩抓走了灰雀,后来在列宁爱的感染下决定放回灰雀。列宁在明知道男孩扯谎的情况下不揭穿、不斥责,而是用一种无痕的教育方式使男孩心理发生转变,并改正错误。但这一系列的变化是暗藏在他们的对话当中的,对刚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困难,文章语言朴实、温馨、流淌着人文关心,但没有高潮,对于开课来说,这样的课文是有难度的。当时我也有这个考虑,觉得该选一篇容易上出高潮的课文来上。但我转念一想,开课也应该是开常态的课,开课不上这样的课文,平时也还是要上这样的课文,倒不如借这个时机向这类自己还不太擅长的课文开刀,在磨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向各位老师学到更多。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课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