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家庭中的感恩教育刍议.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中的感恩教育刍议.doc

上传人:司棋夸克 2022/8/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中的感恩教育刍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庭中的感恩教育刍议
陈云磊 赵文虎 所谓“感恩”就是知恩图报,即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感恩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社会关系和谐融洽的重要因素;有感恩意识是一个人具有健全家庭中的感恩教育刍议
陈云磊 赵文虎 所谓“感恩”就是知恩图报,即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感恩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社会关系和谐融洽的重要因素;有感恩意识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主要标志;有感恩意识是和谐社会要求每一位公民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普遍缺乏感恩意识,他们所表现出的冷漠与麻木,在令人心寒震惊之余,更多的就是担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
一、杜绝溺爱,因势利导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可谓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对其要求也是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金口玉言”的皇帝。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对其所付出的一切都成了理所应当的,稍不如意就一肚子怨气,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是无从谈起了。我们常常感叹有“反哺之义”的小乌鸦,其实是老乌鸦给了小乌鸦反哺感恩的机会。父母应该明白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应随时随地给孩子创设感恩的机会,那些对孩子来说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故意不去做,引导孩子自己去做,并给予及时的帮助与鼓励,让孩子在做的同时体会到父母操持家务的艰辛,从而生出感恩之心,并且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感悟生活,体味艰辛
现在的很多孩子可谓“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不能很好地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恩之心更是无从谈起。为了让孩子体味生活和劳动的艰辛,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可让农村的孩子直接去田地里劳动,让城里的孩子在父母或老师的带领下去农村、工厂亲身体验劳动,让孩子从中深刻感悟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三、潜移默化,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三四岁的儿子看到了,他也吃力地端来一盆洗脚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他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广告画面定格在这里,传来了画外音: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好的行为****惯就是这样在父母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养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做感恩教育的楷模。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整天在埋怨社会、埋怨别人、埋怨孩子,孩子从大人口中听不到对别人、社会的感激,那么在父母影响下的孩子,也将不会感恩。这里有一个令人心酸的例子:耗资300万元,11年资助178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身患癌症的“爱心大使”、著名歌手丛飞,在他生命垂危时,不仅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没一个来看望他,而且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