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中医内科学课件胃痛.ppt

格式:ppt   大小:322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内科学课件胃痛.ppt

上传人:联系 2017/7/19 文件大小:3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内科学课件胃痛.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胃痛
中医内科学
脾胃系病证
[概述]
一、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特点:
1、自觉症状:疼痛
2、部位: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
三、范围
现代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必
要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寒、热、湿诸邪
内客于胃
气机阻滞,胃气不和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五味过极,辛辣无度
损伤脾胃
胃气壅滞,胃失和降
忧思恼怒,伤肝损脾
肝失疏泄,横逆犯胃
脾失健运,胃气阻滞
胃失和降
不通则痛
素体脾虚,劳倦过度
久病脾胃受损
肾阳不足
药物损伤
脾胃虚弱
运化失职
或中阳不足,
中焦虚寒
胃失温养
热病、火郁、药物
损伤胃阴
胃失濡养
不荣则痛
三、病机小结
1、  病位: 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2、  病理因素: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3、  病机关键: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性及转归:胃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以中青年居多。
: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
二、病证鉴别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三、相关检查
1.  电子胃镜或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可作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等的诊断,并可与胃癌作鉴别诊断。
2.  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可查是否为(HP)感染。
3.  胆红素、转氨酶、淀粉酶化验和B超、CT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作鉴别诊断。
4.  腹部***可与肠梗阻、肠穿孔作鉴别诊断。
5.  血常规可协助与阑尾炎早期作鉴别。
6.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检查可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作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
实者:病程短,起病急,多痛剧,固定不移,
拒按,脉盛;
虚者:病程长,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
脉虚。
寒证: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热证:胃脘灼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
则痛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