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1-基层;2-界面砂浆;
3-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
4-抗裂砂浆薄抹面层;5-玻纤网;6-饰面层
无机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由界面层、无机保温浆料保温层、防护层护面层施工(抹面砂浆+耐碱网布)→饰面层施工(涂料、面砖等)
保温板材类主要施工要点
(1)施工前应先对基层墙体进行找平、清理、修补;干燥墙面应在贴保温板前一天洒水湿润。
(2)门窗洞口、穿墙管道或其他设施穿墙洞口、阳台栏板、变形缝等处应先做翻包网格布。
(3)常用的胶粘剂布胶方法有点粘、框点粘、条粘等形式,涂抹面积不得少于保温板面积的40%,当为面砖饰面时不得少于50%。
(4)保温板的粘贴应从外墙阳角开始,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并应错缝及阳角交错拼接。当板缝间大于2mm时,宜切割保温板条填实并磨平。
(5)塑料膨胀锚栓应尽量布置在相邻板间接缝位置,有效锚固深度在砼墙体中不小于25mm,在加气砼砌块墙体中不小于40mm,。膨胀锚栓的数量可根据板厚及墙体高度确定,一般4—9套/m2,阳角、孔洞边缘及受负风压处适当加密。
(6)抹面胶浆厚度应控制在3—6mm,网格布裁剪应顺经纬线进行,铺贴时沿水平方向绷平,用抹子由中间向上、下及两边将网格布平压入砂浆中,应平整压实,不得有皱褶,更不能外露,左右搭接不小于100mm,上、下搭接不小于80mm。
(7)应严格按设计和有关构造图集的要求做好变形缝、滴水槽、勒角、女儿墙、阳台、水落管、装饰线条等重要节点和关键部位的施工。特别要防止渗水。
保温浆料类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墙体清理→吊垂直、找水平、做灰饼→界面砂浆→拌制保温浆料→分层抹保温浆料→做分格线、开分格槽→嵌贴滴水槽→抹抗裂砂浆并压入网格布(或热镀锌钢丝网)→保温层验收→饰面层施工(涂料或面砖等)。
。
(1)在墙面拉通线做灰饼,灰饼可用保温浆料;不得用水泥砂浆做灰饼、护角、腰线、口套线等。
(2)保温浆料应分遍抹灰,每遍间隔时间应在24h以上,每遍厚度不宜超过20mm,第一遍抹灰应压实,最后一遍应找平,并用大杠槎平,硬化后应现场检验保温层厚度,并现场取样检验其干密度。
(3)待保温层施工完后3—7d且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抗裂砂浆层施工。抗裂砂浆应分二遍施工,总厚度宜控制在5—7mm,面层应平整。
(4)当饰面层为面砖时,抗裂砂浆中铺压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做加强层,涂料饰面时可选用耐碱网格布,热镀锌电焊网应保证镀锌层质量不小于122g/m2。
保温装饰一体化复合系统有二种主要施工方式,一种是带龙骨系统的干挂体系,一种是粘贴加锚固式的无空腔体系。对带龙骨系统的有空腔体系,个人认为应按幕墙系统进行控制。此种体系的优点是施工几乎无湿作业,装饰施工质量优良,缺点是一般相对而言造价较高。
5 砌块类墙体自保温系统
砌块类外墙自保温系统是由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和轻质砌块和轻质陶粒砼小型空心砌块等)与配套专用砂浆砌筑的砌体和梁柱等砼热桥部位的处理措施,按照一定的建筑构造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使外墙的热工性能等指标符合相应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技术体系。
其主要适用范围为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等外墙热桥面积占全部外墙面积的比例小于50%的建筑体系。墙体自保温技术是建筑外墙节能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自保温砌体构造说明
构造示意图
①基层墙体
节能型墙体材料 + 专用保温砌筑砂浆或专用砌筑粘结剂
②抹灰层
专用界面剂 + 专用抹灰砂浆或聚合物水泥抗裂砂浆
③饰面层
涂料饰面
建筑外墙用腻子 + 涂料
面砖饰面
面砖粘结砂浆 + 面砖 + 面砖勾缝料
注:挂网增强材料及锚固按设计及有关标准规定设置。
热桥处理措施构造
构造示意图
①钢筋混凝土柱、梁、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
②保温层
粘结剂(砂浆) + 保温材料 + 抗裂砂浆
③饰面层
涂料饰面
建筑外墙用腻子 + 涂料
面砖饰面
面砖粘结砂浆 + 面砖 + 面砖勾缝料
注:挂网增强材料及锚固按设计及有关标准规定设置,粘贴面砖应符合相关规定。
其节点构造与处理措施应按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ZJ106《蒸压加气砼砌块外墙自保温》选用。其设计与施工应符合鄂建文[2010]107号文《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