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微机接口技术》复习纲要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微机课程组
2012年11月10日
桂小林2
CH1:微型计算机概论(~5)
需要标记的基本概念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微控制器)
微型计算机结构、主机板结构
IBM PC、IBM PC/XT、IBM PC/AT
三总线(AB、DB、CB)
了解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8086----8088----80386----奔腾----双核----多核
桂小林3
CH1:术语解释
(1)微处理器
解: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
(2)微型计算机
解:指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构成的裸机.
(3)微型计算机系统
解:指由微处理器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及其它专用电路,电源,面板,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4)单片机
解:把构成一个微型计算机的一些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之中的计算机.
桂小林4
CH2:微处理器(~15)-1/8
标记8086、8088的内部结构
EU + BIU
字长、寻址空间(16/8,1MB)
引脚分类(AB、DB、CB)
指令队列(6字节/4字节)(管理方法不同)
熟悉8086、8088的引脚功能
地址复用(AD0~15/AD0~7)(A16~19/S3~6)的目的
地址数据分离方法(锁存器,373或8282)
模式选择(不同模式,某些引脚功能不同)
桂小林5
CH2:微处理器 2/8
掌握8086、8088的编程结构
通用寄存器(8个16位、8个8位)
段寄存器(4个16位)
专用寄存器(2个16位)
熟悉8086、8088的基本时序
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和时钟周期
总线周期(4T + nTw)
(T=210ns, When OSC=)
存储器、I/O独立时序(M/IO)
8086系统中的存储器结构
分为偶体、奇体;(/BHE、A0)
如何读存储器中的字节和字(奇地址/偶地址的区别)
存储空间与I/O空间独立编址,但大小不同
8086中断响应周期
IP
FLAGS
桂小林6
ISA总线的形成
标记ISA总线的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I
S
A
总
线
桂小林7
CH2:微处理器-3/8
了解80386的内部结构
CR寄存器的特殊作用(CR0~CR3)
包括6个模块(执行单元,分段单元,分页单元,总线单元,指令预取单元和译码单元)
工作模式及转换方法(实模式,虚拟模式和虚拟8086模式)
熟练掌握保护模式下的存储器管理机制
虚拟地址到线形地址的变换
描述符、描述符表、描述符寄存器
线形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
386中断与8086的中断的不同
不要求记描述符的格式~
桂小林8
CH2:微处理器-4/8
熟悉微机接口中常用的一些汇编指令和编程方法
MOV、JNC、JNZ、CMP、TEST、IN、OUT
LOOP
熟练掌握IN和OUT指令的工作时序
只有运行访问存储器指令和I/O指令才能产生RD#或WR#,以及IO/M#
AL对应DB;DX对应AB
了解80386的寻址方式
桂小林9
基本概念
(1)执行部件EU
解:8086微处理器内部的一个功能部件,由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运算器和EU 控制系统等组成,负责全部指令的执行,向BIU提供数据和所需访问的内容和I/O端口的地址,并对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和指令操作数进行管理.
(2)总线接口部件BIU
解:8086微处理器内部的另一个功能部件,由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地址形成逻辑, 总线控制逻辑和指令队列等组成,BIU同外部总线连接为EU完成所有的总线操作,并计算形成20位的内存物理地址
(3)最小方式与最小方式
答:8086微处理器的—种工作方式,在该方式下,由8086提供系统所需要的全部控制信号,*(高电平).
8086微处理器的另一种工作方式,在该方式下,系统的总线控制信号由专用的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线接地.
桂小林10
基本概念
(5)指令周期
解: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包括取指令,译码和执行等操作所需的时间.
(6)总线周期
解:CPU通过总线操作完成同内存储器或I/O接口之间一次数据传送所需要的叫间.
(7)时钟周期
解:CPUJ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称为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CPU的时间基准
(8)等待周期
解:在CPU对内存或外设接口进行读写操作时,当被选中进行数据读写的内存或外设接口无法在3个T(时钟周期)内完成数据读写时,就由该内存或外设接口发出一个请求延长总线周期的信号,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