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未注公差培训一汽标准
1
图样中不注明未注公差标准的问题
因为未注公差的系列标准在设计图样中不标注,所以生产及生产管理单位只通过设计文件是无法了解到图样中具体未注公差尺寸公差值的。容易出现不了解图样中的未注公差执行的是什么标准14-1999标准。
GB/T6414-1999《铸件 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将铸件的公差等级分为16级,标注为CT1、CT2……CT16,其中CT10-CT14是大批量生产铸造毛坯件的常用公差等级。
CACBG-3企业标准中表1、2的未注尺寸公差值基本上是GB/T6414中CT9-CT10级的精度等级。图样上注出公差时应注意 。
CACBG-4-1988《锻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
该标准只有表1,分别给出了轴类、孔类和其它尺寸类按不同基本尺寸分段的未注尺寸公差值,在应用的时候和上述系列标准一样,按包容面、被包容面来选取,锻件的圆角半径未注公差值在其它尺寸类一列里查询。
另外,一些工艺上要求的尺寸公差企业标准中未给出的,像模锻斜度公差等可以参考GB/T12362-2003。
锻件的角度未注尺寸公差值按CACBG-9-1991《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的规定。
CACBG-5-1988《未注明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前四个标准是尺寸公差的未注尺寸公差值,除了尺寸公差的未注尺寸公差值外,CACBG-5就是集团企业标准中关于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标准。
当然标准中并不是把14个几何公差项目的未注公差值都给出了,如线面轮廓度、倾斜度、位置度就没有未注公差值,那它们的一般公差是什么呢,是使用尺寸公差中孔间距和孔边距的一般公差。圆柱度的未注公差值也没有数值的规定,其圆柱度公差分别由圆度和直线度的未注公差控制;对于标有 E 的圆柱表面,其圆柱度未注公差遵守包容原则,在当前图样中未标注 E 的情况下,对有配合要求的部位视为 E 。
CACBG-5-1988《未注明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如因功能要求,圆柱度应小于圆度与直线度的未注公差的综合结果,则应对被测要素进行圆柱度公差的标注。
GB/T 1184-1996《未注公差值》正文为H、K、L三级未注公差值,企业标准中的数值介于H、K之间,比H级松比K严。
CACBG-5-1988《未注明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企业标准共有有6个表格:
表1为直线度、平面度的未注形状公差值,直线度按长度查表,平面度按表面的较大边长或圆表面的直径查表;
表2为圆度未注形状公差值;
表3为同轴度和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的未注公差值,在表3的应用及查取公差值时应注意:
CACBG-5-1988《未注明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同轴度以两轴直径的平均值做参数查取未注公差值;
--对称度的未注公差值应取两要素中较长者作为基准,较短者作为被测要素。长度相等的可以任一要素为基准,如有中心结构和边缘结构的部件,应以中心的结构要素做基准,边缘结构的要素做被测要素;
--端面圆跳动和全跳动是以旋转轴线做基准,径向圆跳动和全跳动以较长要素的中心线作为基准,较短者作为被测要素。长度相等的可以任一要素为基准。
CACBG-5-1988《未注明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表4为垂直度和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值,企业标准规定:线与线的以长线为基准,较短的一边作为被测要素;面与面的以较大的面为基准,较小的面作为被测要素;线与面的以面为基准。两要素相等时任选。
表5和表6为冷冲压件的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值。表中只给出了平面度和圆管弯曲处圆度的未注公差值,其余分别由相应的尺寸公差控制,
企标中未特殊规定的可按GB/T13916-2002《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要求。
CACBG-5-1988《未注明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应用原则:
功能允许的公差值经常大于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实际上零件的功能往往并不因为零件某一要素偶尔超出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而被损坏。因此,只有在超出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会损害零件功能的时候,零件才能被拒收。
CA/CBG-6-1983(废止)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公差原则
该企业标准制订于1980年第一代形位公差国家标准发布之后,GB4249-84公差原则国家标准发布之前。对于当时企业开始执行和应用形位公差系列国家标准,尤其是对于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原则)、最大实体要求(原则)的推广及图样应用标注起到了指导作用。
但随着GB/T4249公差原则国家标准从84版到1996版,目前已完成2008版标准的报批工作,该企业标准的内容已远远落后于有效的国家标准,从而失去了指导和应用作用,故确认该标准作废。
GB/T4249 公差原则
公差原则是处理尺寸公差与形状和位置公差关系的基本标准。
规定了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