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教研室支部工作总结 小学教研室工作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研室支部工作总结 小学教研室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陶小豆 2022/8/10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研室支部工作总结 小学教研室工作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研室支部工作总结_小学教研室工作总结
本支部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与学校党委一同,协调我支部的各项工作。一同来看看教研室支部工作吧!
教研处工作总结
一、组室情况
我们的教研组有13名教师,其中3研究(评课、反省)等基础性工作提出了详细明确的要求,两周一次的例行惯例检查突出重点,发现问题实时调控。渐渐形成以下共鸣:
备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解决好问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
、勤反省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教师中,我们每学期还展开“六个一”活动,即达成一个研究课题、一个教学实践班、写一个案例、写一篇阅读笔记、写一个教学设计、制作一个教学课件。逐步完善教研组的制度建设,使教研组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研活动专题化
如果教研组的活动能够联合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师生的现状,确定研究课题,有序推进教学科研活动,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因此,我们每学期的教研活动能够根据学区科研培训计划和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联合本群体的实际情况,确立一个研究主题,展开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联合课程标准对新教材进行理解和剖析,察看精彩教学片段的案例研究,“同班异质”备课小组案例研究、专题讲座与讲堂教学相联合等,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活动参与全员化
不能否定,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差别。为了更好地合作,充散发挥个别教师各自的优势,我们在活动安排上着重不同的人。拥有研究能力的教师主要关注学科研究的策略和项目,关注理论层面的研究;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着重讲堂设计、讲堂评论和案例研究;青年教师着重讲堂教学的操作和实践。同时,小组研究与个别研究相联合,不单激发了全体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加速了课题的研究进度。
四、一点成绩
团队建设
重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工作,组内教师有较为明确的专业发展计划。
先后有两位教师被评为区优异青年教师,两位教师被聘为区学科名师,梯队建设初见收效。
教学展示
积极申报区级教学研究课活动,每学期保证一位教师能参加区级以上教学展示或教学
评选活动,校级教学商讨或评选参与率100%。
随想散文
每位教师每学期起码撰写一篇与本学科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随笔等。四位教
师撰写的6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评选中获奖,两位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资源库建设
重视学科资源库建设,实时收集整理、习题设计和校本课程,并实时上传到校园网上,形成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的优异气氛。我们还积极配合区研训员担当市、区两
级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就上学期先后拍摄区级录像课6节,上传市资源库教学设计4节,区资源库教学设计30节。
教学质量
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着重对学困生学优生的补缺补差和培优工作,
提高及格率和优异率。08学年四年级数学在区教学质量统测中首屈一指;五年级数学在
200x年松江区小学数学毕业考试中,平均成绩95。41分,及格率100%,总体水平位居区
前列。

积极参与学校“美育为先”的拓展型课程和社团建设,低年级开设了“珠心算”课程,三年级开设了“数学思维训练”课程。
两年来,我们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讲堂教学为打破口,扎实有效地展开教研组活动。在改良讲堂教学中,我们致力于探索和实践教学研究的内在技巧,形成了研究、反省和争辩的浓重教学和研究气氛。自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区持续教育学院专家的精心指导,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我谨表示深切的感谢。我们坚信,经过与其他优异教研团队的学习和交流,我们一定能够把教研团队建设到更高的水平。
导语:工作,以年关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有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论、总剖析、总研究,并剖析成绩的不足,进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县区教研室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XX年上半年,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在县中小
学、幼儿园的配合下,针对这一时期教学科研工作的重点,我们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收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课题申报和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事实上,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需要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即从加强平时教学中包含的科研要素下手,以科研的理念从头审视教学过程,发现并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