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2).doc

格式:doc   大小:14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8/10 文件大小:1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 根本平面图形
4.角的比较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四章的第四节,学生对点、线、角这些根本的几何元素已具有一定的认知程度,特别是经历了比较线段和度量角等数学活动后,探究图形性质的意识明显增强。在此根底上对角作进一4个问题串,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角的度量、角表示的和小学学习中关于锐角、钝角、直角的概念。由对锐角、钝角、直角三种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一般角的比较。
效果:
通过类比,学生已经可以自行用度量法和叠合法进展比较了。
第二环节 ②理论演练、观察考虑
内容:
(1)回忆两个线段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2)直接呈现问题:锐角、钝角、直角三种角之间可以排出大小关系,那么一般的两个角(可能都是锐角)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并明晰。
(3)练习。请同学们在准备好的纸片上任意画一个角,再和小组其他同学所画的角比较一下大小,并按顺序排列。 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目的:
回忆线段比较大小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采用类比的方法,探究得到角的比较方法。
效果:
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总结出角的比较有两种方法:一是测量法(利用量角器),一是叠加法。
,帮助学生明晰。
使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必须注意哪些细节?
角的大小和两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是否相关?
当然也有学生提出观察法。例如,有时两个角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那就可以使用观察法了。对学生的这种想法,应给予鼓励。
对于(3),学生剪出的角有如下几种形状:
图⑴ 图⑵ 图⑶ 图⑷
学生总结,他们比较角的大小主要采取①量出度数比较大小;②剪下来叠和比较;③根据类别直接得到大小。三种方法。
通过该问题,老师及时总结角的比较有三种方法:①度量法 ②叠合法 ③归类估测法
第三环节③应用举例,理解概念
内容1:
O
B
D
A
C
E
根据右图,求解以下问题:
(1)比较∠AOB、∠AOC、∠AOD、∠AOE的大小,并指出
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2)写出∠AOB、∠AOC、∠BOC、∠AOE中某些角之间的
两个等量关系。
(3)借助三角尺估测图中各角的度数.
目的:
适时的练习,稳固了上面的所学,并为下面学习内容的展开作了铺垫。
效果:
课堂上学生做的都很好,尤其第⑵问的答案很全面,这是老师事先没有意料到的。 通过学生自己完成例题,一方面说明了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另一方面做第⑵问的答案很全面说明凭借直觉完全可以理解角的和差。
内容2:
(1)由上一环节例题∠AOC和∠COE的关系,和相应的动画演示,引入角的平分线的概念并明晰.

(2)请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并设法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目的:
考虑到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借助已经发现的∠AOE=2∠AOC引导学生认识OC的特殊性,从而引出角平分线的概念,并及时板书“角的平分线" 。目的是仍然从例题入手引出角的平分线, 从而自然过渡到本环节。
通过对图形的直观感受,尝试让学生自己表达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目的在于应用类比的方法获得数学猜测和标准数学语言。
认识了角的平分线,下面安排学生活动: 任意画一个角,并设法找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