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深基坑风险认识及应急处理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基坑风险认识及应急处理措施.docx

上传人:春天的故事 2022/8/1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基坑风险认识及应急处理措施.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HHH基坑风险认识和应急措施
一.基坑施工风险分析
基坑施工对周边既有建筑、道路、地下管线的影响。
坑底流砂或管涌、承压水突涌的危险。
基坑变形、围护体失稳。
围护结构渗漏水。
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20 米左右布设一个集水坑,遇到降雨及时安排专人抽水,保证基坑安全。
遇到大到暴雨时,在留土护壁部位铺彩条布或塑料布防雨。
滑移处理措施
施工人员紧急避险, 及时抽取雨水, 降低水位,此部位支撑可以施工的提前施工,支撑施工有困难的安排挖机及时回填, 必要情况下回填沙袋。 整个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基坑测斜监测,以保证基坑安全。
同时,基坑底部尚有④层淤泥质粘土层, 该土有较明显触变及流变特性, 在动力作用下土体强度极易降低,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减少土体扰动。
5、坑底流砂或管涌
根据勘察报告,在基坑开挖范围内分布有第② 3 层砂质粉土,该层土厚度达 12 米,标高为 -3m 至-15m,即整个开挖过程中基本都是此类土。该土土性不均,
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流砂或涌砂现象。
根据承压水降水实验, 本工程设置 6 口降压井,降压井正常运行时, 一般情况下承压水头不会对基坑底板施工时造成突涌的情况。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可能由于地质情况特殊、 弱土夹杂粉砂层、 电梯井钢板桩
施工等种种不可预料原因, 形成透水通道, 造成局部突涌。 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引
起基坑周围的建筑、管线的倾斜、沉降。
坑底流砂或突涌处理措施:
出现流砂时,对轻微的流砂现象, 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 压住” 流砂并降低降水井水位,严重的流砂立即检查降水水位,加大降水强度, 增加降水井出水量。 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降水是防止流砂的最有效的方法。
出现坑底涌水冒砂时, 若局部涌水量较小, 以轻水为主, 则在涌水点周围采
用注浆止水或浇筑 300 厚混凝土配筋垫层进行反压, 同时降压井适当降低承压水
头;若局部涌水量较大, 且带黑砂,则立即回填土、 沙袋或浇筑混凝土进行反压,
并立即降低承压水头;
6、坑底土体隆起
降水过程中必须保证双电源, 防止发生突然停电, 降压井无法工作导致承压水头上升而发生基坑底部隆起等重大安全事故。 由于支护结构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处理支护结构滑移的措施,同时用重物(沙袋、回填土)压制隆起的土体。
7、周围环境管线应急措施
造成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围护结构位移或坑底土体隆起,因此防止发生此种情况的预防措施是:
a、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b、发生围护位移或坑内土体隆起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7)周边地面沉降过大
一般由杂填土层含水流失或坑壁滑塌引起。
a、若由杂填土层含水流失引起的局部地面沉降,则宜加强侧壁止水措施。
b 、若由坑壁渗水引起的局部地面沉降, 则宜加强侧壁止水措施。 影响周边建筑
物安全时还应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方式视具体情况,可采用注浆、高压旋喷桩、锚杆静压桩等方式。
8、防暴雨致雨水浸泡基坑措施
基坑施工期间,沿十字支撑布设排